昨天关于“扛旗”的博文一出,大伙儿反响热烈。今天咱就认真比比看到底谁能得红旗?可口可乐你们准备好了吗,那就按叔叔阿姨们提议的一项一项滴比划,群众的眼睛可是雪亮的。

第一局:比心眼儿。铛——壹秒即定胜负,大家闭着眼睛都知道,可乐小人精胜出,长大了鬼点子多的肯定就是她。

第二局:比身高体重。 用数据说话——可口高78cm重12.5kg
,可乐高77cm重11kg,可口一直保持着出生以来的身体优势,从外貌看,还是更像姐姐。



第三局:比吃饭。记得前面有篇博文中曾提起过,可口偏爱牛奶,喜好水果和甜食,是条一天到晚喝水的鱼;而可乐对鱼虾肉类来者不拒,但对牛奶水果和甜食不感兴趣,是只一天到晚不喝水的旱鸭子。按能量、营养成分来说她俩的喜好各有千秋,孰优孰劣一时还不好定论。

第四局:比运动能力。可口先会爬也先会走,动作的协调性更好;但可乐爬得更溜跑得更快,动作的频率更高。相比而言,可口四平八稳而可乐灵活好动,这一局算是打个平手。

第五局:比语言能力。可口可乐都能清晰地叫出家里每个人的称呼,出门玩时也能自如地跟他人打招呼,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这些常用称谓都不在话下。也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事物:宝宝、狗狗、猴猴、熊熊、鸡、鸭、鸟、帽帽、袜袜、鞋鞋等。但在使用一些简单的动词,以及加上否定副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时,可口胜出。她会根据当时的情形和自己的需要表达:抱抱,不抱,打,不打,好,不好,怕怕,不怕,吃,不吃之类的。小可乐对此,统统以“点头”和“摇头”一笔带过。
说到可口的语言天分,让我们更惊讶的是她的自学能力,昨天下午爷爷奶奶带她们去工业大学玩。当时正好有一场足球赛,只见一群大哥哥在场上你追我赶挥汗如雨;一群大姐姐在场边你呼我喊加油鼓劲。可口可乐在一旁也看得很起劲,过了一会儿,爷爷就听见可口跟着姐姐们的节奏在喊:咖油!咖油!(把“加”发音为“ga”)。而今天她又突然会说“谢谢”了,不知又是何时“偷学”的。有专家说过,小孩子最初的学习大部分来自她所处的环境,而且孩子的模仿能力超强,由此可见一斑。
第六局:比性格。可口稍显内向,特别是到了陌生的环境,但自从上了早教班以后,这一点大有改观。现在出去玩时,她更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互动了。这一点,可乐就完全不用我们操心了,不管到哪儿她都能迅速俘获一片芳心。有例为证:比如去医院看病时,人见人怕的白大褂居然都能被她逗笑了;比如在小区内,她用一个热情的拥抱融化了七楼的孙阿姨,每次一见到宁愿把自己的孩子放在车里,都要抱抱可乐;同样被融化的还有二十二楼的解叔叔(妈妈忍不住八卦一下:年轻、未婚、身高180,人长得那不是一般地帅呀,跟黄晓明有一拼,不过看博客的姐姐们别多心,人家有女朋友的啦
),现在过年过节都要给小可乐买礼物,他送来的大北极熊、小机器猫、防辐射太阳帽、免擦洗画板、卡通书籍都一堆一堆的。咱家小可乐咋这么惹人疼呢
即便是在家里,小可乐也表现出她善解人意的一面,如果跟爷爷出去玩了,回来肯定先跑去让外公抱抱,如果亲了外婆一口,肯定也忘不了再亲奶奶一下,从不忽略她身边的每一个人,这一点常常让我们既惊讶又感动。
难怪爷爷总在家感叹可口是个神童,可乐是个当领导的料。妈妈用“专业词汇”解读为:可口智商高,而可乐情商过人!哈哈,典型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自己生的怎么看都是个宝哇。

可是比来比去,妈妈实在分不出个高下。虽然她俩是同卵双胞胎,从医学上来说DNA完全一样,甚至有实验证明,这样的姐妹或兄弟即便一出生就被分开,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下长大后,仍然拥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但在妈妈眼里,她们俩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日益鲜明的特质,喜好和专长也各不相同。其实对我们来说,“她俩谁更好”并不是个好命题,重要的是尊重她们的个性,让她们做她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