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羽纪念馆于1985年5月由天门市人民政府建立,1988年10月正式落成。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1325平方米。主体建筑由雁桥、山门、前殿、后殿,回廊及服务设施组成。其风格为歇山顶式仿唐建筑。馆额由贺敬之题写。


前殿名陆公祠,陈列陆羽传木雕二组,每组长10米。画面由“鸿渐于陆”、“古井汲水”、“牛背读书”、“伶艺初露”、“火门拜师”、“忘年之交”、“峡江考察”、“东冈结庐”、“江南品水”、“御前煮茶”、“南泠评水”、“赠经季兰”、“三癸聚会”、“游子乡情”、“苕溪著书”、“茶道远播”组成。表现了陆羽传奇的身世,以及少年陆羽博学多才,献身茶学的远大抱负。反映了茶圣人后后半个世纪游历江南三十余州郡的浪漫生涯。

存放在陆羽纪念馆前殿中的《唐处士陆鸿渐小像》石碑,长104厘米,宽39厘米,系清乾隆癸卯(1783年)湖北安襄郧兵备使陈大文绘图撰文令人所刻。石碑为白描阴刻“唐处士陆鸿渐小像”,其像为茶圣陆羽逸士打扮,头裹幞头巾,正襟危坐于石上,右手抚膝,左手端茶碗,神态悠然,若有所思,品茶神韵,惟妙惟肖。刻像的左边,辑刻宋代诗人黄州太守王元之《题竟陵文学泉诗》以及陈大文等三人的次韵唱和之作。碑左文详述摹像的经过。此石碑为陆羽纪念馆镇馆之宝。


后殿名鸿渐楼,为两层结构,一层为祭拜堂,供奉陆羽铜像。其像于1988年由湖北美术学院刘政德教授以石碑为蓝本所塑。已收载于《世界雕塑全集》。二楼陈列有关陆学与茶经研究文献资料。

天门西塔寺的《茶经》单行刊本,自明嘉靖壬寅(1542年)主持僧真清首次勘刻以来,先后于1919、1922年刊刻。1933年由住持僧新明最后依前本重刻了一次,是为了纪念陆羽诞辰1200周年面刊刻的。名桑苎庐藏本《陆子茶经》。



陆公,即陆羽(733—约804),一名疾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唐代学者。因家贫被弃,为僧积公抚养。好学善思,颇多深造,渐有声名,一度迁居东冈,号东冈子。后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自称桑苎翁。与女诗人李秀兰、僧皎然、皇甫冉友善。唐肃宗诏征其为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皆辞不就,闭门专事著述。善品茶,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等甚详,时人奉为“茶神”。

1988年于其故居西塔寺遗址修祠。高8。6米,面积207平方米,单檐歇山顶,灰瓦红墙,门悬匾额,柱挂楹联,宏伟典雅。内铸陆羽铜坐像,高2。6米,儒巾、长袍、布履,右手抚膝,左手执杯,颔首微笑,栩栩如生。
W020071216571607530276.jpg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