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20号,是可口可乐出生十个月的纪念日。每个月的小生日,我都会喜不自胜地以一些文字来记下当时可口可乐的进步。这一次,欣喜之余也多了忧虑。
十个月虽然不是周岁,但有的地方的传统会选择十个月的时候给小孩过周岁,如果必要的话,称之为小周岁。原因我不甚明了,但大致能猜想出很多来:十月革命、列宁在十月、新中国成立等等大日子都和十月有关。当然和孩子的庆生相关联的,还有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自然规律,更有民谣称“三翻六坐九来爬,十月变个伢(同娃)”云云,好像说的意思是小朋友十个月大了,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所以,这本来是个月度纪念中的大日子。可惜的是,老爸在这个时候不得不又一次出差,只能遥远地祝贺这一天的到来。


实际上,十个月大的可口可乐开始让我更揪心的是,现在开始她们可能经常会和病痛遭遇。在从九个月向十个月成长的这三十天时间里,可口有超过一半的时间在生病,期间还发烧到了40度。而一向虽然体质偏弱但总能幸免的小可乐,也第一次和发烧遭遇——在向十个月进发的路程中,她们都认识了一种叫做退热贴的新事物。
一天晚上下班回家,进门时只看到姑妈抱着可乐在客厅玩,没见到可口,也没见到妈妈和奶奶。爷爷在屋子里踱步,神色凝重。我上前接过可乐,问爷爷可口哪里去了,他小声地、一句一顿地说:可口今天又病了,拉肚子,蛮重的。我抱着可乐走向房间,轻轻推开门,可口躺在床上,很安静。妈妈见我进来,紧张地向我摆手,示意我出去,别吵醒刚刚入睡的孩子。我赶紧抽身退出来,顺势用嘴唇探了探可乐的脸蛋和额头,温度正常,她以为我在跟她玩耍,欢喜地在我身上翻上爬下。尽管时不时会隔着房门听见可口梦中的哭声,但我心里还是稍稍踏实了一些,可乐没事。
接下来我和妈妈带着可口去医院检查治疗,妈妈对此做了详细地记录。也由此我每天回家和在外的时候问的最多也想的最多的问题是可口好转了没有。但每次都从家人焦虑和失望的语气中继续担忧。刚有所好转,马上又有反复,甚至还在加重。然而,更让人担心的事情在此时也发生了,我们为可乐的心脏有自然痊愈的可能感到鼓舞,之后不到一天,她也感冒了。起初只是眼红、流泪、打喷嚏。而后症状加重,嗜睡、烦躁,继而开始发烧。而恰好此时我出差在外,爷爷也回老家办事。此前有双胞胎父母交流时说,双胞胎家庭会经常遇到一种情况,两个孩子一起生病,那时真是让人手忙脚乱,这次我们有了深刻地体会。
有为人父母的朋友劝慰我说,小病是福。小孩每病一次、好一次,自身的免疫力就会加强一分,同时孩子们也会通过生病明白更多的事情,变得更聪明。这个道理我当然也懂,说得形而上一点,人对于上天的敬畏就是由此而产生的。我当然不希望孩子们是傻子,但在祝贺她们战胜了病痛之余,也无法免俗地希望她们能健健康康地长大。
昨天我离家前,两个宝贝都已经痊愈。家人都很高兴,也都很小心,丝毫不敢大意。在吃饭吃奶问题上,这次也不敢像上次那样一有好转就立即加量,每个人都反复说着循序渐进、慢慢增加、逐渐恢复之类的话来互相提醒。奶奶看着孩子们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可爱,煞是骄傲地说,小区里那么多孩子,都没我们家的可口可乐好看。我说是啊,全世界就只有您家的可口可乐最好了,一家人都笑开了花。
还是说点高兴的事。可口学新东西很快,一般教一次就会,有时不用教,她自己通过观察和琢磨也能自己学会。现在她想下楼时会按先按电梯“向下”键,进门后再按数字“1”;而上楼时则先按电梯“向上”键,进门后再按数字“9”(我们家住九楼)。这都是她在一旁观察大人操作后学会的。上周学会了吹喇叭,偶然吹响一次后,她自己反复琢磨,反复练习了一个下午自学成才。我下班回家,突然听到了兴高采烈的喇叭声。据爷爷奶奶说,这是项技术活,有些孩子一两岁了都吹不响,对此我无法验证,但也跟着挺高兴。
也就在昨天,可能出于姐姐的示范,可乐鼓捣了半天之后,也学会了这项技术,成为了咱家的二号喇叭手。这下家里更热闹了。即使远在上海滩,我似乎也听见了家里此起彼伏的喇叭声。


上周可口第一次吹响了喇叭




昨天可乐也吹响了喇叭

现在两个丫头一起抢着吹

可口抢到了,又开始嘀嘀哒、乌拉拉......
PS. 今天称体重: 可口9.15kg ,比上月增长0.35kg;可乐
7.68kg,比上月增长 0.38kg。
这个月虽然她们生病了,但生长速度都在正常范围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