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燕长篇小说《红裙》序

标签:
情感 |
彭海燕小说《红裙》序
王跃文
这些年,拆迁同城管,皆是社会关注的话题,亦是某些人眼里的敏感事儿。四年前,作者创作了一部有关拆迁的长篇小说,题目是《凤码头的钉子户》。小说写得很棒,激烈的拆迁矛盾中,拆迁者与被拆迁者,各有各有人生面貌。不过,也我知道,这样的好小说,出版会有些问题。
http://s9/mw690/001zAIm2gy6WD5DncKc38&690
果然,这部小说再以《红裙》的题目出现时,原先饱满的小说只剩下了凤码头关系复杂的一家三口,而拆迁则退到了后景。作者花大量的笔墨,讲述了一个充满煎熬的爱情故事。曹雪芹写城管没有被删改,彭海燕写拆迁的故事被淡化了。可惜可叹!
所幸,这部被阉割的小说仍是很不错的。女主人公梅一朵清醇美丽,但她从十三岁初恋失败时起,就发誓要凭借自己的才华,而不是美色,找到一份有尊严的事业,和一个般配的爱人。背后的原因来自于她刻意隐藏的出身——粪码头风流寡妇的女儿,她就是因为这个丢失了单纯的初恋。这个偏执的理念让她的情场与职场同样的跌跌撞撞,痛苦丛生,直到她经历了不同的男人与不同的职场之后,她才在伤口的血腥味里明白过来。红裙之下,多有丑类;云天之外,造化弄人。
作者虽落笔于情爱和寻常红尘,《红裙》却依然是一部有着深厚生活背景的小说,更是一部有着严肃人生思考的小说。现实生活中矛盾丛生,恩怨相伴。譬如书中的男主人公刘冬明直至被双规,才知晓了却一桩恩怨并不能让自己就此安心,因为整个人生就在不断的冲突与和解中进行。
都市情感小说最易被人贬以通俗之名。于是,某些不自信的作家,总好拿艰涩和高深去故弄玄虚,并以自己作品少有人读而假装欢喜。我不喜欢自欺欺人,小说不必羞于其通俗。文学本应该是通俗的,而其中的小说更应通俗。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