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跃文
王跃文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757
  • 关注人气:8,4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紫笋红姜煮鲫鱼

(2010-11-06 21:53:31)
标签:

杂谈

郑板桥有诗云:江南大好秋蔬菜,紫笋红姜煮鲫鱼。紫笋应是紫苏,秋天是没有笋的。我家乡就把紫苏叫紫笋,那是煮鱼的绝好佐料。

 

城里人想吃紫苏,需去菜市场买,价钱比葱蒜贵。前向大蒜被热炒,价格涨得离谱。有笑话说,一个山西老财在北京吃饭,吆喝店家:上你们最贵的菜!结果,服务员端上大蒜炒姜片。

 

乡下人吃菜,不会出这种笑话。鱼在河里、塘里,一网下去,活蹦乱跳。葱、姜、蒜在菜园子里,随采随摘,带着露水。紫苏是不用种的,屋前屋后随地而生,闭着眼睛撩一把就够了。

 

从长沙沿湘江北上,有乔口小镇。我去乔口,正是秋日。小镇很有乡野气,街巷外便是田垅、湖泊和河汊。地上瓜棚豆架,水上鹅鸭成群。田梗间随处长着紫苏,遥望紫云掠地,近看竿粗如指。紫苏原为草本,竟然疑为灌木。叶子青面紫背,风过处青紫变幻,如儿时见过的万花筒。我随意摘取几片叶子,揉了揉凑在鼻子上闻。

 

我太喜欢紫苏的味道了。家乡做菜,凡带腥味的,鱼、虾、蛙之类,统统佐以紫苏。村上有位老人好逗小孩,有回他考我:一边辣腥一边辣臊,一边吃水一边吃草,猜是什么字?我那时太小,白了半天眼睛,猜不出来。老人说:鲜字!老人说到鲜字,我那时想到的就是紫苏煮鲫鱼的味道。

 

到了乔口,当然要吃鱼。乔口鱼宴,菜式很多。我最喜欢的,却是紫苏红姜煮鲫鱼。不是因为读过郑板桥的诗,而是自小吃得太多。人的口味,都是妈妈养成的。妈妈说鲫鱼养胃。家里若谁病了,胃口不好,妈妈必拿鲫鱼煮汤,放很多的紫苏。不必急着吃鱼,先盛一碗鱼汤下肚,胃口自然大开。不知中医里是否有此验方,我的胃证实它是很有效的。

 

真好吃的是土鲫鱼,大不过手掌,小略约三指。我老家是山区,没有大江大河,小渠小溪倒是很多。我自小喜欢捉鱼虾,收获最多的就是鲫鱼。一到秋天,渠道得清淤修整,水就放干了。小孩子们跑马圈地,指手为界,把渠道瓜分了。拿木瓢把浅浅的水舀干,先捉鲫鱼,再翻泥鳅。谁的鲫鱼抓得多,那是最叫人眼馋的。

 

我在乔口一家临水的小店,望着白得像牛奶的鲫鱼汤,闻着熟稔了几十年的紫苏香,喉结子忍不住直咕咙!我问:土鲫鱼吗?店家说:当然是土鲫鱼!不然,有这汤色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编辑手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