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一】
文//杨远煌
记录生活和人生的文字遇百万,我的主博《杨远煌天涯博客》800多小篇幅,却没有一篇是写我祖父的,这成为我写祖父紧迫的压力。庚子初春,在自家避疫的弟弟写了一篇《我的爷爷》发在QQ日记后转到我们的微信小群里,让我对于写祖父更加有了紧迫感。早该写写祖父了。可是,每次伫立于祖父墓前凭吊时,我只能静静的默哀,没有可以告慰祖父的事情。祖父离开我们30年了,写祖父的心动启止一次?担心写作实力写不出真实的祖父。今年的清明节看样子不能去祖父的墓前了,只能用写文章的形式来凭吊祖父。不管文章质量如何能够写出来就不错了。我如蝼蚁般的人生充满着变数。万一不能写了,那就更加遗憾了。
祖父有我们5个孙子,5个孙女。我是唯一继承祖父衣钵从事兽医工作的人,也是兽医世家的传人。只是我愧对祖父,除了我的孩子从业不是按照我的心愿继续从事兽医工作,连我这个兽医站的国家干部也成为“乡改”人员。所谓“乡改”人员就是从兽医职位下岗,说得好听是“自谋职业”,其实就是自生自灭。原因虽然不在于我,但是我当祖父还是难以启齿。
祖父于1955年进兽医站,是全县最早进区兽医站的一批兽医。解放后政府成立了区兽医站,将旧社会从事兽医职业和劁猪职业的人招收进区兽医站。大部分从村子里住到兽医站里吃起了商品粮。旧社会,祖父种着地,有农户的耕牛活路来找祖父,祖父就出诊。不过,祖父可不管什么年代,总是那样的敬业,反正是吃手艺饭,或者说是技术饭,做好本职工作就是。
旧社会兽医和劁猪是分开的职业,一般一个人不从事两种职业。象祖父做耕牛活路的医生被坊间称为“牛医生”。千百年来的农耕时代,“种田无牛客【生意人】无本”,耕牛是农民种地的根本,这种情况甚至延续到了上个世纪末。祖父进兽医站后主要有以下业务。每年的春耕生产前到生产队给耕牛发表。由几个农民按照祖父的方法将耕牛五花大绑放倒,一侧睡在地面。给耕牛发表的工具叫射火针,铁打的,半米长,象克拉米伞的毂子。针头扎着铜钱大的白大布,钻上桐油,点火后扎进牛前腿、后退的穴位。主要医理是祛风湿和寒气,待春耕生产使役起来耕牛的腿有劲,不因为风湿和寒气导致腿软无力。祖父不干这个活路时温文尔雅的样子,一旦干起这个活来风风火火,有板有眼,动作娴熟精准,看得人眼花缭乱。生产队的干部群众无不拍手称绝。当然这不是我现场见到的,是农人带着口碑谈祖父的故事时讲给我听的。我想祖父给跟牛发表的现场应该更精彩。
第二个大的活路是删牛。生产队的很多活路需要大公牛的,打谷就是丰收后的谷子脱粒,是大公牛肩扛轭头拉着大石磙辗来辗去。大公牛发育到一定年龄好打架,也好爬跨母牛交配,有时候还用角挑人,不听使唤。有一个办法可以根治,那就是将公牛的两个睾丸摘除,叫去势,土话删牛。删牛是兽医的外科手术,讲究季节性,一般是秋季丰收后到白露之前的这段时间。年龄是青壮年公牛。删牛有破伤风、大出血以及扎阴囊的绳索因为技术原因容易脱落的风险。后来西兽医引进预防破伤风的抗毒素注射液、止血敏注射液可以规避破伤风、大出血的风险。祖父早期删牛没有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没有止血敏注射液的情况下,艺高胆大心细能做到万无一失,真不容易。
祖父兽医职业的第三大活路是给耕牛诊断治病。我的曾祖父是“牛医生”,对祖父从事兽医职业前的理论学习要求相当严格。祖父先在家里背熟《药性赋》、《汤头歌诀》、《本草从新》、《阴阳五行学说》、《四诊八纲八法》、《抱犊集》、《元亨疗马集》等理论知识后,才能跟着师傅我的曾祖父去见症,从事实践的诊疗活动。中兽医的治疗有针灸、中草药【汤药】、偏方或者土法。祖父无一不精。祖父是承上又开启我们家兽医声誉的一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