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看可嗅,莫攀莫折
来北京的第一年,一个秋天三上香山,红叶书签成了寄给昔日同窗好友的首选礼物。后来,在北京生活的时间越长,越恐惧应季景点的人多,香山,春天登过,夏天登过,惟独秋天,再不曾去凑热闹。
秋风又起,秋意正浓。因荃爸工作的关系,在红叶节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们决定带小荃一起去爬香山,让这个新一代北京小孩儿,也体验一下这里秋季最传统的山、最传统的景。但我们也心怀忐忑,这个4岁的小朋友,是否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体力自己走上去?抱是抱不动的,泰山、灵山坐了缆车,区区香山,实在不想说是坐缆车上去的。

星期六,起大早出发,荃在车上解决早餐。小朋友很兴奋——只要周末有安排出去玩儿,她一向都很兴奋。7点20就到了香泉环岛,意料之中的堵车来得这么早。好在不算严重,两三个红绿灯也就过去了。
停车场还有不少车位,预示着上山的路不会太拥挤。穿行买卖街,五花八门吃的玩的已经让小荃眼花缭乱,我们的政策一贯是,表现好了可以挑一两个小玩具做奖励,刚来,先不会买的。
进入香山公园,给荃减了衣服,上山之路正式开始。起初她东问西问、东跑西颠,过了玉华岫开始显得有点不耐烦:“光走路啊?都没什么好玩儿的!”一边给她鼓劲儿,让她看前前后后登山的人,年纪大的爷爷奶奶,差不多年龄的小哥哥小姐姐,大家爬山是为了锻炼身体,锻炼意志——顺便还得解释着,什么叫“意志”;一边指引她看风景,说说为什么叶子有的黄有的红,动腿动脑又动嘴,真是力气活儿!
舌头,舌头回去!
最近走到哪儿都要“芝麻开门”,有时还加上“刷卡缴费”。
一路走着,偶尔小憩。开始是缓坡,后来是台阶,没想到,荃看到台阶反而更来精神,屡屡摆脱我们拉着她的手,自己迈着大步往上走。中途遇到一大姐和我们打招呼,尤其是招呼小荃,我看着人家眼熟,荃爸则说不认识,还是小荃,告诉我们:“那个阿姨,就住奶奶家那个单元,3楼”。前后几次碰到她们,“超过阿姨了”又成为小荃的新动力。

努力攀登。
好看吗?
从进入公园到登顶香炉峰,1小时20分钟,精神抖擞的荃一路收获目光和赞许无数,人家自己也说“这风景还挺不错的嘿”,“我都这么大了,哪儿还能让抱呀!”

甩开我们的手自己上。
山顶的阳光很刺眼。
吃吃喝喝一番,荃爸则打开电脑完成工作——背着电脑爬香山,也算山中一景吧。下山,荃照例欢蹦乱跳,我们兑现许诺让她挑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人家就要了一面小国旗,一路举着、指挥着,下得山来。此刻,人潮汹涌,山路都快堵了,这才是登山高峰吧。

我们要走了,身后是刚涌入的人潮。
荃有了吹牛的资本,说星期一告诉于老师自己爬了香山,没坐缆车,也不让爸爸妈妈抱,我说于老师可能挺惊讶的,她说,于老师一定会说“哇——塞!”
纵观荃同学的本次登山表现,荃爸和我一致决定给95分——体力没问题,情绪虽有小波动,但调整得相当不错,一路有说有笑不耍脾气,扣除的5分,是进步的空间——对继续远行有了更大把握,加油!

没有专程去红叶区,惟有这张图,有点层林尽染的意味。
(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