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小别之后,总感觉孩子一下又大了好多,譬如前年和去年的夏天,荃分别和姥姥姥爷生活了一个月。这个假期,荃在姥姥家只有12天,但是再见面,“大孩子样”仍然体现在一言一行中。
姥爷一个人带她走的。下了火车到出站乘出租车这段路,荃一手被姥爷拉着,一手拖着自己的行李箱,大步往前走,引来目光无数。
在家里,午睡执意要一个人一个房间,一张打开的旧沙发成了她最喜欢的床。程序是:自己进去,让姥姥“忙你的去吧”,翻一会儿列车时刻表(我不知道为什么她喜欢看),然后躺在床上自言自语一会儿——没动静了,姥姥在门边看,发现已经睡着了。晚上其实人家也想这样睡的,只是姥姥不放心,未能如愿。
吃饭,只有刚到的第二天中午摆怪不肯吃米饭,闹着要吃面条,后来,姥爷每次做做饭前先跟她预报今天吃什么,有意见有想法可以说,如果没有不同意见,吃的时候必须好好吃,不能挑。
一刻不闲的玩儿啊玩儿,拉着姥爷转圈儿跳舞,或者自己唱歌,嘴里一串嘀里嘟噜的的听着还像英文,姥姥问你唱的是什么,谁教的,荃毫不谦虚的说:这是英文歌,我自己编的,叫《小树长大》。回来后她给我唱,确实一句听不懂。
每次吃饭前叫去赶紧洗手,她有一万个理由等着,磨蹭够了,最后,高喊着“小心手足口”,洗手去了。
出去玩儿,不管蹦得多累、出多少汗,全程不要求抱,偶尔有人主动要求抱(唉,这不嫌累的老人家们呀),一概拒绝:“我都长大了,我再也不让抱了!”我拭目以待,看以后跟我们出去会怎样。跟新玩伴相处良好,喜欢攀爬,对秋千和转椅依然比较抗拒,而且不承认自己害怕。在超市里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姥姥姥爷认为不合适的不买,听道理。

说话——这是小荃长项,爱抬杠,会哄人,善复述。
奶奶打来电话,问“你想我了吗?”荃道“不想,我想爷爷”,继而再哄“奶奶我逗你玩儿呢,其实我特别想你。”
电话里告诉我:“妈妈,我不是一般的乖,我非常非常乖。”还给我描述:“刘翔呀,他的跟腱断了,然后一蹦一蹦的,一条腿蹦到终点的。多疼啊,我可不能那样。”每天跟我说去了哪里玩儿,家里买了什么菜,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
也天天跟姥姥姥爷聊,说幼儿园小朋友的爷爷中暑了,说原来的李老师、新来的李老师,说去年在哈尔滨有一次坐车的时候吐了,妈妈把那件弄脏的衣服给扔了——整整一年前的事情,真不知道这小脑瓜里究竟装了什么。甚至,说:“我爸爸妈妈吵架”,问为什么,答“因为我调皮,爸爸说我,妈妈不让爸爸说我”——这个,虽然像个绕口令,却严重不符合事实,我们的原则是在荃面前保持态度的一致,估计是有时候语气和表达方式让她混淆了,下次注意。
我接她回来,火车上一直不闲着,没完没了的跟我说东说西,问这问那;第二天,该干嘛干嘛;第三天,上幼儿园了,高高兴兴去,高高兴兴回,跟我说,今天来了16个小朋友,什么什么的。
我的小姑娘,请继续加油!

(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