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借了《我们是一家》(聪明豆绘本系列第三辑;作者:朱莉娅·唐纳森,莉迪娅·蒙克斯;译者:金波),一册关于分享的绘本,给荃读了几遍,喜欢。

一只流浪的小螃蟹,在海边跑来跑去想寻找一个家。石头水洼里,好不容易觅到一个可以容身的海螺壳——终于有了家,自然不愿意别人来打扰。但是后来,小海葵来住了,多毛虫来住了。小海葵帮小螃蟹抵御敌人,多毛虫给大家打扫房子,三个小伙伴快乐着,却也有些自己的小心思。



长大了,小小的海螺壳容不下三个人了,小螃蟹要求小海葵离开,腾地儿,小海葵指责小螃蟹没良心……争执之后,不欢而散,一个住在纸杯里,一个住在冰激凌盒中,强作欢颜,内心却孤单无助。


那个小小的其貌不扬的多毛虫呢,它找到了一个更大、更漂亮的海螺壳,打扫干净,邀请两个小伙伴一起住进来。三个人,重获友谊与快乐。柔美月光下的小水洼里,它们一起进入甜蜜梦乡。


文后附的书摘评论中有一句话:多毛虫真笨啊,原本宽敞的海螺壳他从此只能享用三分之一;可多毛虫又何等智慧呀,他收获了两位朋友的感激和友谊,收获了三人共处的欢乐……
没有说教,文字和画面都不复杂,前后有对比的小故事,个人感觉,可以用来引导孩子两个概念:分享、一家人。
分享
至少我的家里,不允许荃同学独自享用什么好吃的、好玩儿的,哪怕小小的山楂片或者海苔,给她的时候,请她先给爸爸送一片,然后,我愿意再多奖励她一片。有时玩儿的正欢,爸爸会过来动动她的玩具,曾经她不愿意,抢在手中说“这是我的”,几次耐心“说服教育”后,她知道我们不是跟她抢,而是一起玩儿,可以变着花样跟她玩儿。在外面和小朋友,偶有不情愿,但多数时候也愿意一起分享了——对于不满3岁的孩子,如此表现已经很令我满意(往往两个小朋友一起玩儿能比较友好,三个及以上时就容易出状况,东西你夺我抢,甚至一个帮另一个抵抗第三个——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
当然,好东西分给我们后,请不要吝惜感谢和赞扬,她会在你的笑容中发现自己“本质力量对象化”了,渐渐感受分享的快乐。
一家人
认真的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彼此相爱,而且都爱她,我们在一起是幸福的一家人。小小的荃,常常拥着我娇娇的说:“妈妈我最爱你了”;在我们三个一起嬉笑玩闹的时候感叹:“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真开心啊”。并且活学活用,跟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如是说。不仅仅是嘴甜,也是心智成长的一个方面吧。
再引用书摘评论的一句话“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懂得与别人共享,与别人共处,才更有可能接近成功和幸福!”

6月4日,北小河公园,读书的小孩儿。谢谢美好时光亲子书馆!
(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