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一遍一遍冲你喊“我孤单”,没有人一遍一遍问你“为什么”,没有人跟你说“不”,也没有人要求你讲故事、出去玩儿——小不点儿荃不在家,两个大人的世界,仿佛把光阴牵回到2008年10月之前,不同的是,房间里到处有她的玩具用品,我们的言谈里抹不掉关于她的话题,甚至手机响起,第一反应都以为是她。
看看,这就是为人母之后矛盾心理,闹喳喳的时候无比憧憬重返二人世界,真的两个人时,眼前又总晃着那个小妞妞甜甜的笑脸,我们学着她的语气说话,看着时间想她在家时这会儿在做什么,甚至,早晨,我们还是早早的醒来,仿佛有她在喊“我不睡了,起床吧”。

走在院子里,一众爷爷奶奶、小朋友的妈妈们,都问一句“孩子呢”,有的还追问一句“在姥姥家适应吗”等等。在这里住了六、七年,和邻居们熟悉起来,全是因为荃。
荃刚走那天,我跟荃爸说晚上出去吃吧,他说好。等我晚上下班回家,发现电饭锅亮着,荃爸说:“忘了,习惯性的蒸上米饭拿出菜了”。我从容不迫的换衣洗脸,然后系上围裙准备炒菜,我本来就不精湛又日渐生疏的厨艺啊,没救啦。
这几天,下班时不用匆忙,偶然加班也没了心理负担。时间也仿佛拉长。散步、读小说,偶尔打开都快被弃用的电视机,拿着遥控器一通狂摁,实在没有吸引眼球的,关机。有一天,还真看到电影频道在播《让子弹飞》,于是我们也让电视开了一晚上。
每晚悠哉游哉的去散步,到常路过却从未进过的餐厅当回老饕,去搜索各类演出信息,惦记着看看刚上映的《关云长》,去做平常没时间做的事。厨房阳台收拾了,衣柜清理了,荃的书箱玩具箱整理了,去剪头发——平常半个小时搞定,竟然奢侈的弄了星期天的一个上午!甚至,我想策划一起周末的江南行,到底因了荃爸单位的植树活动而作罢。
习惯了看寻常百姓的万家灯火,便没有夜店喧嚣灯红酒绿。时光如常,像从前那样,晨起上班,傍晚即归,称不上美味但热气腾腾的晚餐,削水果,闲聊,亦或他上网,我翻着家里订的两份报,当然,少不了和荃通话,听电话那端300公里之外她行踪的汇报:“妈妈,我中午去饭店吃饭了”,“我可有礼貌呢”,那般清亮亮脆生生,以解每日相思……
——八年半婚龄,两年半三口之家,然后,我们依旧的二人时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