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一代直面独二代

(2011-04-12 07:53:44)
标签:

独生子女

独一代

独二代

教育

思考

育儿

分类: 思前想后

    写下这个题目,源于前几天看的一则新闻:逾七成独一代只生不养 拿独二代没办法http://edu.sina.com.cn/zxx/2011-04-07/0816291119.shtml)。此时,恰逢荃爸和我两个独一代的惟一女儿满2岁半,有话想说。

 

    荃爸和我同龄,是最早的独一代,学龄前,他跟着奶奶的时间多,我跟着姥姥的时间多,幸好那时候溺爱不普及,物质条件不丰富,我们都走在一条正常、普通的人生路上,念书在最正统的学校,工作在相对有保障、常人眼中有些许羡慕的单位,按部就班,无波无澜,甚至有点枯燥。尽管没有兄弟姐妹,但小时候周围总还有些堂兄堂姐表弟表妹,放了学还可以在院子里玩儿,也许我们都是天性偏静的人,没感觉太多孤独。是的,我们没有照顾弟弟妹妹的经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长大。承载了走过特殊年代的父母们无尽的期望,经历种种成长的烦恼后,独一代为人父母,在最典型的四二一家庭中,直面孩子的教养问题。

 

    上篇:独一代抚养独二代的三种类型(不完全归纳)

 

    第一种类型:只生不养

    其实只生不养也分两种:

    一是因为事业,顾及不了孩子,恰好父母尚有精力,于是当起甩手掌柜。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夫妻两人均是大医院的医生,很忙,常常不知道手术到几点才能回家,于是女儿就放在爷爷奶奶家,周末再接到姥姥姥爷家或者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忙,又难取舍,或者因为种种困难不得不这样做,我们理解。

    二是小两口儿难舍二人世界,老人们却盼孙心切,于是生,生之前就说好:生了就完成任务,不用自己带,自己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依然潇洒,依然没事儿人般天南海北出差、旅游、学习、聚会。有的人,事业更蒸蒸日上了,孩子却和爸爸妈妈生疏了——很多妈妈说老人带的孩子跟她们不亲了,难管了,其实这不是孩子的原因。

 

    第二种类型:完全自己养

    有一个工作日,我妈带荃出去玩儿,回来后跟我说,怎么那么多年轻人带着孩子蹦蹦跳跳呀,她们都不上班吗?我笑她老土了,很多妈妈,愿意为了孩子放弃工作,一心一意陪伴她们成长,也许家里有老人或请保姆搭把手帮个忙,也许干脆自己当个超人妈妈,孩子、家务全包。

    少了和老人沟通的矛盾,亲子关系更加和谐,看着宝贝一天天长大,累并快乐着。

 

    第一种类型,不舍二人世界的,我反对,事业型的,我又不是,忙不到那个份上。第二种类型,我羡慕,却又没有勇气,况且我的工作也还被一部分人羡慕着。于是我老老实实做第三种——

 

    第三种类型:互助配合

    工作日的早晨,荃去爷爷奶奶家,我踏踏实实去上班,下班后再去接她,共度我们三个人一晚上的亲密时光。周末、假期,荃爸和我绝大部分的时间用来陪她,当然,也会和老人们一起,出去逛逛,包包饺子,聊聊荃成长中的问题——有时候,沟通不需要一本正经的坐下来谈,看似闲聊的交流其实气氛更好。

    工作不愿放弃,妈妈也想当好,付出自然不可少。两年半以来,我失去了睡到自然醒的权利,失去了周末假日随心所欲东走西逛的权利,甚至不是非去不可的加班、饭局,统统推掉,只因为我太需要时间了!

 

    下篇:独一代抚养独二代必须面对的三大教育问题(个人意见)

 

    爱心教育

    独生孩子在一片泛滥的爱中长大,可是他们自己对待别人的爱心呢?他们是否会关心父母长辈和亲朋?我也数不出深奥的理论,但在生活中,我对荃说:“爸爸感冒了,你是不是要问问他好些了没有,问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然后荃会去这样做。我故意说妈妈腰疼了,她拿小拳头给捶一锤,问“好了吗?”我送她大大的笑,感谢她,她很开心,觉得真是她帮了你。她喜欢学着巧虎唱“我是小帮手”,喜欢问你“没事儿吧”、“还疼吗?”

 

    群体教育

    在家里,小朋友提出要求,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不能说百依百顺吧,也得不就不离十。但是在外面,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时,她想玩儿的、想要的,不是总心满意足,于是她说“我喜欢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起玩儿”,言外之意就是对和小伙伴在一起不太感兴趣。只好我们让她带着玩具走向人群,鼓励她和别的孩子交流、换玩具玩儿,耐心的讲什么是分享,跟大家在一起有什么好处。时间久了,她自然明白和大家一起可以玩到家里没有的,能玩更多。如此耐心引导,估计再大一些,会更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吧。

 

    挫折教育

    没想好该怎么说,意思就是让孩子能够面对困难,能够独立处理遇到的问题。譬如那天我抱着荃在动物园对面的人海中,想找一条过马路的捷径,恰好旁边有警察,我跟荃说你问问叔叔怎么好走,荃倒是一点不怯,喊道“叔叔,我要去动物园”。她还不太能顺畅的表达所有,我会帮她,等她可以自由表达了,我相信她能做得好。

 

    一直以为,再小的孩子,也还看人脸色,也会从大人的神态语气中辨别是非。所以,我反对“孩子还小,大点儿就懂事了”或者养也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理论,不纵容他们的毛病,让他们从小就“直过来”不好吗?我愿意给她更多的爱和自由,但是,爱必须有原则,自由要遵守规则。

 

 

    结语:不容易的独一代

    想说的还有很多,可是思路开始乱了。我不希望人们戴着眼镜看独一代,毕竟,药家鑫是独子,可马加爵还不是呢。毕竟,独一代也有信心有能力有愿望教育好独二代……

    过不了几年,独一代就将年望不惑,日渐老迈的上一辈更像小孩了,得加倍对他们好;独二代要成为真正的社会人了,面对的难题会更多,夹心层独一代——累是难免的,不容易是必须的!惟有直面,淡定从容的直面。

 

    独一代直面独二代
                      轻松一下,送一张独二代的笑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