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有亲戚到了荃爷爷奶奶家过年,我们小三口,便毫无悬念的准备回荃姥姥家了——荃爸和我是双独,我也曾为过年回谁家闹心,但是有双方父母的理解和宽容,每年都能处理好这个问题。
上路
腊月二十九午后,我们启程。因为只有300多公里,又带着小不点儿,自驾是首选。进入京港澳高速,沿途警察好多,我以为是为了避免堵车能够及时疏通,第二天在新闻里才知道原来有领导出行。呵呵,不表。荃同学发烧感冒尚未痊愈,午觉也没睡好。刚动身的时候一直哼哼唧唧不耐烦,不停的说“去姥姥家”和“回家”。后来睡了一个小时,精神好了许多,一直陪她玩儿贴纸,终于又还原成那个小可爱。

姥姥家欢迎你!
到家
傍晚到家,处处张灯结彩,爆竹声响。荃还咳嗽,第二天下午实在不放心,又去药店买了止咳的药,神奇的是,从我们买药之后,不咳了,药始终未开封。开心的荃,有爸爸妈妈陪着,有姥姥姥爷陪着,偶尔问一句“爷爷奶奶在怎么不在呀?”

过年要戴新帽帽。
家里的诸多亲戚,今年要么分散各地,要么要值班上班,还有身体不适不愿出门的,于是,各种聚会取消,我们成了彻底的宅家过年。荃姥爷是主厨,荃姥姥和我以陪荃玩儿为主,荃爸是司机兼打杂,然后还得接受领导指挥和超级难用的无线网卡较劲。
每天,睡到自然醒(对于习惯6点多起床的我们来说,睡到7点半就已很奢侈),还能有个暖暖的午觉,我的黑眼圈终于不严重了。带荃在附近的公园和河边走走逛逛,在家里包饺子做饭,喝喝茶,吃水果,看看书和电视,玩儿,有规律的作息,闲适又低碳。荃爸在看《通鉴纪事本末》,我给荃讲《月亮的味道》、《花格子大象艾玛》等经典绘本。荃迷上了用姥爷的小相机给别人“照相”,迷上了字母贴纸和手指歌……

凑个热闹去。

是这里。

被什么吸引了?

你看!
笑声久久在三室两厅里里回荡,一扫平日只有姥姥姥爷在家的冷清,很温暖。荃很逗,一早醒来,注定是一声甜甜绵长的“姥姥——”荃也很乖,电话或者在院子里拜年,让说啥说啥,有时还送段歌谣,毫无扭捏之态。
返程
初七上班,我们得赶在返程最高峰到来前返京,初五早晨,吃了“破五”的饺子后,我们踏上返程的路。一个舒服的假期就要落幕,纵使再不舍,也无计可施。收拾行装,姥姥姥爷照例让我们带这拿那,恨不得所有好吃的都给塞到包里。
不只愁的小朋友时而不愿走:“再玩儿两天,好吗?”时而盛情邀请:“姥姥姥爷一起去北京,到我们家做客吧。”跟她说你留下,爸爸妈妈回去上班行不行,回答很干脆:“不,都在姥姥家。”
到家,本日外出的爷爷奶奶早已给备好了午餐留在冰箱里,下午回来更是急切的接去近一周未见的宝贝荃。

OK啦。
荃的第三个春节,就是这样,不是春劫,是七日六晚超舒适的姥姥家自由行,不累,又有点儿另类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