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两个月的时候,我收到一份同事送的礼盒,里面有个可爱的贝亲安抚奶嘴,之前只在电视里看到过,当了妈妈后还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小东西。看看说明,上网找找关于它好与不好的种种说法,决定给小朋友用着试试。
很快,小不点儿荃荃爱上了它,睡觉前或者中间醒来时叼在嘴里,很快会入睡,偶尔哭闹的时候,也确有安抚作用,我们当然乐得省心,况且,总比啃手好意些,用吧。奶奶家放一个,自己家放一个,按照月龄买不同形状的。
小朋友对安抚奶嘴渐渐有了依赖,就这样到了1岁半。而且,很奇怪,她用一个类似“妈妈”的发音来称呼它——就像嘴里含着东西时喊妈妈那样的发音。每次睡前自己就拿来叼嘴上,中途醒来,只要摸到奶嘴塞上就能继续睡,要是找不到,八成会清醒过来。我当时的想法是2岁左右肯定不能再让用了,总不能回头叼个奶嘴上幼儿园,不符合国情。
6月12日晚上(一个值得纪念的开始戒除安抚奶嘴的日子),小朋友睡着后,我照例把奶嘴拿来用开水烫,突然发现被她咬破,快断掉了。和荃爸一合计,想反正都20个月了,戒奶嘴也在议事日程上,不如就从今天开始,于是很坚决的扔到垃圾桶里。我们也做好了思想准备,未来三天是端午假期,若半夜闹起来也还撑得住。
第一夜居然睡得很踏实,早晨6点醒来,不再睡就是了。
还沉浸在首战告捷的喜悦中,13日中午就给我颜色瞧了。午睡前又如同含着东西喊妈妈找奶嘴,我无比耐心的把在博友瑶瑶时光中看到的关于天使姐姐的故事讲给她听,她似懂非懂,跟着我说“姐姐”,渐渐的闭上眼睛睡了。然而50分钟后醒来,继续找,没有便不肯躺下,继而大哭。我把她抱到大床上,和荃爸一左一右的做着思想工作,无奈小朋友不肯就范,任凭你说好说歹。终于完全清醒过来,又拿书找玩具,高高兴兴玩起来。什么叫孩子的脸?变化之快令人措手不及。
下午跟爷爷奶奶讲了整个经过,请他们也一起配合不再给她用奶嘴。但是,为了避免晚上大闹,我还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把奶奶家一个小时候用过的奶嘴拿回来了,以备不时之需——妈妈的心,其实都不够狠。
接连三个晚上睡的还踏实,后来在奶奶家午睡也没大问题,想要,但是讲讲道理还能够明白,我一说荃荃长大了,不用奶嘴了,她就接“姐姐”,真的吗?天使姐姐的故事有一定作用,每个娃娃都是落入凡间的天使。
可是又过了几天,我发现事情远没这么简单,“戒断反应”出现了。晚上入睡时间越拖越晚,明明困得频频揉眼睛也不肯睡,讲故事,一本接一本,手边七、八本书都念完一遍后还要继续,要不然就总要喝水,然后告诉你“蹲蹲”去小便。反反复复折腾一个小时,从原来的9点之前睡着到9点半甚至快10点,我的耐心也一点一点的消耗没了,忍不住会冲她吼。换爸爸来也不行,闹得更欢。
有一个晚上实在不像话了,我走出卧室,让荃爸看着她,她大哭,荃爸很严肃的跟她说:“我数5下,你要是能控制住不哭,妈妈马上进来”。这招儿竟然管用,她也懂,真的不哭了,我立刻出现,她搂着我的脖子可怜巴巴的叫着妈妈,然后,没5分钟,睡了。
接下来的日子,“戒断反应”依然在,我咬着牙和她斗争着,坚决不把奶嘴在睡前给她。半夜醒来,她总喊着“喝水”,喝了之后也抱着水杯不松手,我估计,水杯成了她的安抚物。也有她醒来而我撑不住的时候,干脆就把奶嘴再拿给她用一小会儿,然后拔出来——实在是困,我也得7点多出门上班啊。
就这样到了现在,我用这样絮叨的文字留下记录。荃爸说篇名就叫《挫折》吧,是啊,从小时候睡觉不抱不摇、母乳到奶瓶平安过度、妈妈产假结束换看护人,到后来自己拿勺吃饭,及至现在逐渐脱离纸尿裤,这个小朋友,一切的一切,都还算顺利,没想到戒断安抚奶嘴,使爸爸妈妈深感挫败。
未来,她要经历多少挫折?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会经历多少挫折?任重道远,此之谓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