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时任负责国土安全与反恐事务的美国总统助理Frances Fragos
Townsend向布什总统提交了一份对卡特里娜飓风的调查报告“THE FEDERAL RESPONSE TO HURRICANE
KATRINA:LESSONS
LEARNED”。卡特里娜飓风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破坏最严重、损失最大、最悲惨的事件之一”,该报告总结了飓风登陆前后美国联邦政府应急响应行动暴露出的问题和教训,提出了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和措施。作者在序言中指出,“卡特里娜飓风以及新奥尔良持续的洪灾暴露了联邦、州和地方对严重事件的准备工作和对这些事件的响应能力方面存在的显著缺陷”,提出了解决暴露问题的原则和措施,其中两项最急迫的任务,“一是必须建立一个制度化的综合性全国应急准备体系,二是同时促进一种全新的、充满生机的应急准备文化的形成”。
写上面这段,我想表达的是,巨大的灾难之后,我们沉痛的悼念之后,对抗灾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并从中汲取教训,进而应对今后不可避免发生的灾难,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
譬如怎样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怎样使志愿者行动更加有组织、有实效。据说,9.11之后,最先赶到五角大楼的救援人员是当地的志愿者,最早把火扑灭的,也是志愿者——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志愿者训练十分规范,他们有统一的标识和严密的组织,有非常严酷的训练,年龄有要求,专业背景有要求,身体要经过严格的检查。而分散的,仅靠满腔热情而投入战斗的志愿者活动看似热闹,但实际效果非常有限。
譬如转变危机处置模式,从应激启动型向应急准备型转变,也就是说,不是在灾难发生后依靠政府的力量迅速集结指挥部和队伍来处置灾害,而是平时即成立综合的应急管理机构,配备强大的力量,赋予很高的权力,灾难发生后,按照既定方针,所储备的资源可以迅速有条不紊的开展救灾工作。
社会系统愈来愈复杂庞大,其脆弱性愈加明显,地球多灾多难,人类又不断自作孽,只有常反思,多总结,让危机意识深入人心,政府不断完善应急准备体系,才能应对巨灾,让人们心底的痛,少一些,再少一些……
本文荃妈今日午后仓促而就(草草收尾,也没计划写成论文),作为荃爸玉树行系列的完结篇,部分参考引用了荃妈单位研究人员的观点,在此致谢。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