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兄弟
(2017-04-22 13:57:15)
标签:
历史古代人物司马懿 |
分类: 三国历史 |
司马懿兄弟:司马懿字仲达,和孙权字仲谋同样排行第二,家里都是按照伯仲叔季来排列,有兄弟八人,都是人才,是当时著名的八达。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字伯达,是宗族的嫡长子,也是曹魏名臣,受到人民爱戴,正直贤良,为救护士兵染病去世,时年四十多,仅有一个儿子司马遗,司马朗生前没有爵位,在曹睿时才追封昌武亭侯百户。司马懿继任领导宗族,他在曹丕时封安国乡侯,曹睿继位后有功封舞阳侯。司马懿到曹芳时封万户,但当时满宠是九千多户,曹爽更是一万两千户,司马懿也不算特殊。司马孚排老三,曹丕时是关内侯,到曹睿时当尚书仆射后封亭侯,爵位不是很显赫。司马馗排老四,官职最高是鲁相封爵。司马氏八兄弟并没有都得到重用,甚至有白衣无官,也不是攀附权贵的家族。司马朗是嫡子,但没有留下显赫婚姻背景。司马懿的妻子张氏父亲仅是县令,司马孚的妻子李氏和司马馗妻王氏也没有留下家世,其他的妻子更是连姓氏都没留下,可见都不是权贵豪门。司马懿兄弟都是忠诚和正直的人,不是现代被丑化的篡位野心家。司马氏能建立晋朝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当时政治斗争造成的结果。司马懿是次子,按理宗族是嫡长子司马朗领导,但是司马朗英年早逝,儿子幼小,宗族由司马懿领导,司马八达效忠曹魏,司马懿和司马孚都是曹操选来分别辅佐自己的儿子曹丕和曹植,曹操在正式立曹丕世子后,把司马孚也调去辅佐曹丕,司马懿兄弟两人同时担任曹丕的中庶子,可见曹操对曹丕的期望。司马懿两兄弟都是旷世奇才,但曹氏对司马懿有些猜忌,所以干预司马氏宗族,封建社会族权也受政权制约,贵族的嫡子继承等人员变动也是要向大鸿胪汇报、审批,从宗族嫡子的变化也能看到曹氏的态度,司马防的嫡长子门弱,竟然不是从司马懿的门户中选人去补充,而是从司马孚的门户中把次子司马望选去补充,这样固然能防止司马懿门户势力扩大,但对司马昭等兄弟也造成了伤害。司马八达都是人才,却仅是前三位受重用,司马朗嫡长子还是曹睿时追封爵位,可见曹氏也限制司马氏,这种政策也不利于培养司马氏第二代的忠诚。要是能任人唯贤重用司马八达,也许也不会有后来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的对抗曹氏,因为稍微重用也能笼络司马氏八达,老七司马通地位也很低,但可能有殊勋或是忠烈,竟然也封亭侯,结果他的后代就忠于曹魏,甚至反对禅让,司马氏当时是礼仪儒学之门,重视报恩和节义。司马氏第一代八达都是忠义正直的人,第二代即使稍微有恩典像司马通儿子那样也会效忠曹魏,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司马孚门户的变动更是体现了这点,八达仅前三位受重用,曹魏笼络感情主要对前三达维系,嫡长门司马遗去世无后,仅有过继的司马望,也是让他儿子继任司马朗的亭侯,但是司马望有本事,自己能有功升官封爵,不靠继承。但是他代表司马朗门庭,在曹氏打压司马氏双方矛盾时,很明显是两面受气,不知该帮谁,曹髦虽然宠信他,甚至给他雅号,但曹髦也没把他当心腹,甚至司马望试探请求外派,曹髦竟然也没挽留,更可悲的是司马望当时已经是护军将军,蒋济在这个职务被司马懿提升为太尉,而任命司马望去当征西将军,不仅没挽留还降职外派,这等于同时打击了伯达叔达两系,可见曹髦连祖辈选用司马望继承司马朗门户的权谋都不懂,司马望从此在曹氏和司马昭的冲突中保持了中立,曹魏在前三达中能依靠的效忠力量就仅存司马孚系了,司马通系效忠曹魏甚至都没任用。司马师成为第二代领导时,八达仅存司马孚,他还能对司马师、司马昭兄弟有些制约,像邓艾、胡烈等要坐视曹魏系的王经被消灭,但太尉司马孚出征后,司马昭就能下令让邓艾等去救援。司马孚被升任太傅后没了兵权,由高柔继任太尉和司空郑冲开始对司马昭劝进,曹魏能依靠的司马氏效忠力量司马孚被架空后,曹魏的统治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司马昭让邓艾接替司马望任征西将军,把司马望调回朝廷任命为卫将军兼任中领军,比原来中护军提升很多,但是在司马炎称帝时,仍然把司马望中领军的职务罢免,改羊祜担任,可见即使司马望已经不再效忠曹魏,对曹氏压制司马昭而改司马望入继司马朗门户的权谋,司马炎还是防范的。司马八达第二代多数不再效忠曹魏不是司马氏的错,而是从曹氏对司马八达采取限制分化措施就已经埋下了,可以说从司马昭没能入继成为司马宗族嫡系是他走上代魏道路的开始。司马八达都是贤才却只有前三达受重用,司马懿兄弟的经历也体现了封建专制用人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