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反分裂的意义
(2015-12-13 09:22:16)
标签:
历史晋朝人物司马氏 |
分类: 晋朝历史 |
晋帝独尊:晋朝一百五十年即使多个民族政权并立也是晋帝独尊的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是和当时的民心有重要关系。晋朝和周朝的周王独尊相仿,中央政府的级别高于地方政府。晋朝是皇帝统治,地方政权用天王或者藩王的等级,形成晋帝独尊的名义统一形式。晋朝皇帝没有暴政,统一后建立天下无穷人的太康盛世,经常减免百姓赋役,所以人民都拥护中央。中原遭遇严重灾害时,晋怀帝和晋愍帝坚守洛阳掩护中原军民到江南避灾和防止百姓被叛军杀戮奴役,这种牺牲精神让人民更加拥护和忠于晋朝,这时分裂割据不得民心,祖逖、高诩、孙惠都评价民心忠晋,分裂割据统治者为笼络民心而名义上忠于晋朝,采取天王制度。即使称帝的也表示以晋朝为正统,就像周朝的王国仍然把周王视为天子,同样都是王,仍有等级。李雄称帝后仍承认晋朝是正朔,百官和民众公开劝君主去帝号向晋朝称藩,这在其他朝代是绝无仅有。百姓对晋朝的感情可以从晋帝被俘后,百姓都同情悲伤的情形体现,在当时的分裂割据中,中原百姓仍然称晋人,统治阶级把本族称为国人,在晋人占多数都忠于晋朝的情况下,采用晋藩体制几乎是绝大多数分裂割据的选择,而且越是晋藩体制越得民心,能控制的地盘也更多。晋朝在永和复兴时,全国各地晋人几乎都统一继续效忠晋朝,后来晋军攻入关中,那里的老人都流着眼泪哭诉想不到又见到官军。关中老年人的这种感情在王猛的师父身上也有体现,王猛忠于晋朝要回江南,他劝阻王猛追随桓温,实际是让他留在北方为晋朝服务。王猛和吕婆楼支持苻坚夺取政权后,去帝号建立天王体制,重新忠晋,这是重新恢复晋帝独尊的重要事件。王猛辅佐苻坚平定北方尤其是灭称帝的前燕后,实际在晋朝没有第二个皇帝,形成晋帝独尊的局面,晋朝再次名义上统一。王猛忠于晋朝的业绩不仅是帮助实现晋帝独尊的形式统一,而且影响弟子吕光,后来吕光在凉州自立也沿袭恩师王猛和父亲吕婆楼帮助苻坚建立的天王制度,自称天王。在关中的姚兴也是去帝号,改用晋藩天王制度,只可惜他没有加强和司马氏联合,采取割地支持刘裕的立场。在晋朝的地方政权中,张轨和李暠都是直接用晋朝封爵西平公和酒泉公的,民族将领拓跋氏和慕容氏封代王、燕王,其他政权多数都用天王制度。那些称帝的割据仅有像李雄表示忠于晋朝正统还能时间长些,其他的几乎都没多久就灭亡,这些都是不得民心的必然结果。晋朝的司马氏人数很少,不是大姓,仅是因为对中国统一有重要贡献,对民族生存有贡献且没有暴政才能延续一百五十年的统治,正是得民心才会造成晋朝割据的地方政权都用晋藩制度,形成古代社会仅有的晋帝独尊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