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古代文化浅谈

(2014-08-20 16:41:48)
标签:

历史

古代

外交

日本

分类: 世界历史

日本古代文化浅谈:日本四世纪统一前是绳文、弥生原始文化发展阶段,到四世纪由于大量大陆移民带来先进文化,日本几乎没有长期明显的奴隶社会,迅速进入封建文明时代。日本封建早期文化基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使用的文字也相同,在六世纪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这时期的日本社会文化、宗教文化都受中国影响。到七世纪初日本文化受佛教众生平等和慈悲教义的影响,民主平等思想影响深远,甚至是全世界最早由女性担任皇帝的统一政权,没有性别歧视,男女平等。圣德太子摄政的政治理念也体现了中国儒家等传统文化,结合佛教教义,创建了十七条宪法。其中第一条就提倡和平、和谐,以和为贵的政治理想即使在现代也具有和平主义进步作用。圣德太子也是与中国司马氏移民关系最密切的执政者,是受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日本统治者,甚至本人也自称是晋朝人转世到日本,体现了与中国亲切感情。在日本人自己史观中的飞鸟、奈良、平安时代,都是日本和中国文化交往密切时期,日本文化的中国色彩浓厚。到九世纪后,日本封建中央政府权威削弱,首先体现在佛教地位下降,尊佛是实行一神论,有利于统一思想加强中央统治,八世纪甚至连天皇都出家。九世纪豪族专权开始,好战斗狠的观点逐渐取代佛教慈悲。圣德宪法追求的和为贵的和平理念也被武力征伐侵害。到十世纪中武将征伐时甚至有平将门自称新皇,这也是日本历史罕见的有异姓自立称皇的叛乱,日本进入权臣专政和武将争雄时期后,文化发展陷入倒退,假名文字产生,与大陆文化的交流也不再活跃,日本社会文化更多是产生和歌、戏剧、小说等,重要大型的著作仍是从中国传入,宋朝著名文人司马光、苏轼等作品只能以民间商贸方式传入日本。在武人争雄的日本,对文化的重视极大降低。权臣和将军统治下的日本文化,转向武士道文化,家臣文化,成为诗歌能剧的主题。中央集权制的标志一神论也被原始宗教发展起来的多神论神道教取代,下克上和严重等级制度,取代了佛教民主的众生平等思想,造成社会对立和矛盾,影响日本直到二战以后。在十二世纪到十九世纪七百年的幕府将军统治下,日本文化基本贵族化和武士化,尽管神佛依然是日本两个主要信仰,但是迷信的作用增强,文化色彩下降。佛教一向宗甚至仅念阿弥陀佛,不重视慈悲行善、背离平等修行的迷信团体。神道教崇拜自然的朴素思想也被八百万神的严重迷信唯心主义观点迷惑,对日本未来造成危害。总体说日本古代文化在九世纪以前是进步文明的,后期转向好战落后迷信,削弱圣德文化以和为贵的仁义基础,也是后来发展成畸形军国主义文化的原因,不再具有思想文化的发展作用,更谈不上众生平等的进步立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