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第十七集团军
(2013-11-08 16:17:07)
标签:
历史德国军事编制 |
分类: 世界历史 |
德国第十七集团军:德国第十七集团军在苏德战争中的情况体现了德国军事组织系统的混乱,反应了内部的相互倾轧。在战争爆发初斯图普纳格尔指挥期间,开始虽然该集团军仅有三个军,可是仅第4军就有24师、71师、295师、296师、97师总计五个师,比平常军多三个师,相当于两个军。另外44山地军有1、2、4三个山地师和257师、100师总计五个师。52军的101师,加上斯图普纳格尔直属的125师,总计十多个师,实力中等。第十七集团军在开战时主攻方向是利沃夫—捷尔诺波尔—文尼察方向,不仅攻克了这些名城还参加了乌曼合围战,尤其是7月2日攻占苏军方面军司令部捷尔诺波尔对西南战局产生不小影响。在参加基辅会战时第十七集团军达到鼎盛时期,在突破第聂伯河防线时,增加了11军、55军两个军,后来又增加了14摩化军,总计指挥六个军成为力量最强的集团军之一,但随着战事发展,第十七集团军也不断把自己的师增援其他集团军,以至于其集团军编制与开战初期完全不同,比如其主力第4军早期的五个师,71师、296师去援助第六集团军攻打基辅城,97师、295师被划入52军,24师划入11军,原来的第4军没有一个原编制师,到基辅战役最后时,仅指挥76、68两个师,让这个主力军面目全非,实力全无。应该说第4军原五个师在各条战线表现都不凡,71师、296师是最早攻入基辅市的部队之一,97师、295师新组建的52军是攻占波尔塔瓦向哈尔科夫进攻的主力,最厉害的24师,北上攻击与南下进攻的79师会师完成内线步兵合围。原本编制虽然被打乱,但至少还名义上获得六个军的大集团军地位,原来副总参谋长指挥毕竟地位很高,斯图普纳格尔去职后第十七集团军地位急剧下降,到1941年底,该集团军主力先后被调出,第4军调入第四坦克集团军、第11军调入第六集团军,第52军划入第一装甲集群,第44山地军、第55军、14摩化军也都被调走没有长期留在第十七集团军编制内,到战争末期克里米亚战役时面对苏军两个方面军进攻,该集团军守卫克里米亚半岛的兵力仅有5军、49山地军五个德国师和七个罗马尼亚师,而且没有一个开战时编制师,实力差距巨大,几乎比不上开战初一个军的实力,与边境作战和基辅战役时攻击力强大的十七集团军比,是天上地下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