翕侯的民族属性
(2013-04-26 17:04:03)
标签:
历史古代民族制度封号 |
分类: 古代历史 |
翕侯的民族属性:翕侯是古代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通常被认为是月氏和乌孙人称号,并且把最早的记载认为是《汉书》张骞传记载的乌孙布就翕侯,其实《汉书》是东汉时创作,与西汉《史记》记载已经完全不同,《汉书》称乌孙王被大月氏杀的,《史记》称乌孙王是匈奴杀的,从内容看《史记》记载更可信,所以《汉书》记载的翕侯真实性就可疑了,《史记》比《汉书》成书更早。《史记》中记载的翕侯赵信无疑就比《汉书》记载的翕侯更早,成为中国史书中最早的一位翕侯。赵信的翕侯是汉朝册封的,不是地理名称,封地是内黄,可见翕侯与汉朝册封其他匈奴人的封号壮、散等相同是按少数民族习惯称呼封的名号侯。翕侯具体是哪个民族称呼只能从使用情况分析。通常把翕侯认为是乌孙、月氏人称呼的主要通过《汉书》记载的乌孙、大月氏传确认。可是若按《汉书》记载乌孙王与大月氏仇恨,大月氏与匈奴同俗没翕侯称号,控制大夏后册封五位翕侯只能是按当地习俗,同样乌孙封号不会用大月氏的,翕侯这个称号一定是其他民族的称号。赵信在《史记》中不是匈奴族,被称为是“故胡小王”不是乌孙、月氏族,在西北高原故胡主要是塞人,也被称为西徐亚人,与“翕”的发音相近,赵信这个翕侯应该是塞人。大月氏、乌孙国内都有塞人,沿用塞人原来的封号称呼他们更可信,而匈奴在扩张时攻打大月氏、吞并乌孙也到达了塞人故地,赵信作为塞人成为匈奴的官员,担任匈奴相是合情合理的。他在降汉后沿用塞人故号被封为翕侯,再降匈奴时被封为王。塞人主要分布在从中国新疆到黑海北岸的广阔中亚、东欧地区,《汉书》称的塞王是东部新疆塞人,在《史记》、《汉书》大月氏本传都没有记载塞人与月氏人的战争,可见这场战争规模小,多数塞人并没有迁徙,很多加入匈奴、乌孙。大月氏西迁攻希腊化的大夏(巴特克利亚),对其南部的塞人则也像乌孙那样册封为五翕侯。塞人在六世纪发生内战,中部萨尔马提亚人与西部斯基泰人内战,东部马萨革泰人主要与波斯、希腊征战,仅中国的萨迦(新疆塞人)各部基本稳定,大月氏被匈奴从河西走廊赶走也没能在塞人为主的新疆站稳,而是越葱岭攻大夏的希腊人,可见新疆游牧塞人也能征善战,与新疆城居的各城邦,都没有臣服大月氏。部分南迁的塞人,控制了克什米尔(罽宾)。原来在中亚的马萨革泰、萨尔马提亚西迁后遗留的塞人被大月氏封五翕侯,建立统一的贵霜政权,与大月氏并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