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起义与冷战
(2012-12-03 15:42:46)
标签:
历史现代二战德国杂谈 |
分类: 世界历史 |
德国7.20起义与冷战:德国在两线陆战局面形成后,要是能立即停战,会像一战那样,虽然战败但不会被分裂占领,甚至可能因为西方与苏联的矛盾,与西方结盟对抗苏联,最少也能避免在最后一年遭受的严重损失,这期间仅人员伤亡就接近过去四年的总和,多数是平民。当时参与7.20起义的多数都是亲英美的德国人,也有少量亲苏的,起义成功必然会建立与美苏英友好的政府。可惜希特勒逃脱,简直像上天故意害德国,过去我仅觉得是斯大林幸运,后来知道斯大林有机会除掉希特勒,他的情报人员已经能杀希特勒,是他下令不准杀,认为只要希特勒在,美英就不会与德国媾和。斯大林也更希望让希特勒拙劣地干预指挥,那样对苏军作战也更有利,结果还让冷战推迟爆发。7.20起义对冷战的影响也很大,由于希特勒顽抗,最终导致苏军攻入德国本土,苏军在德国本土还获得了大量火箭样品,为战后苏联火箭技术发展打下基础,苏联未来能首先发射成功卫星也得益于德国技术。美国在冷战中能成功研制登月飞船用的运载火箭,也因为获得了德国技术人员。因为最后一年的战争把德国基础设施几乎都摧毁,不像一战后德国能保存完整生产基础,也让西方不得不把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恢复建设,而且还让苏联控制了德国和柏林的一半,在中东欧有绝对优势。也让美英把主要精力都放在防御欧洲,难以顾及中国和亚非拉其他地区,对中国能摆脱半殖民地建立联合政府,对亚非拉人民独立也有益,可见斯大林的远见确实令人敬佩。起义后希特勒对反对派的镇压也造成德国人才损失严重,大量杰出的军政外交精英被害。上天似乎又照顾德国,在法西斯镇压7.20起义人员时,恰好一颗偏离目标的盟军炸弹炸毁了法庭,炸死法官毁掉了大部分案卷,让镇压没能继续执行,让前总参谋长哈尔德、隆美尔的参谋长斯派达尔等人幸免。也为德国保留了很多优秀人才,这些人多数都亲英美,他们也为德国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让德国能在战后不久就恢复生产能力。7.20起义的幸存者还成为北约的重要领导人,像斯派达尔在冷战中就担任了北约的陆军司令,成为冷战中德国恢复世界大国地位的标志之一。7.20起义是对德国、欧洲战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的一次起义,也波及冷战后的世界局势。这次起义没有得到苏联的支持,也没有得到美国人的支持,美苏两个未来大国意图进入中欧,与密谋集团有关系的英国也没支持,仅丘吉尔表示关注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