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睿宗时的内外情况
(2011-12-14 16:48:28)
标签:
历史古代唐朝唐睿宗杂谈 |
分类: 古代历史 |
唐睿宗时的内外情况:唐睿宗统治时间短,禅让唐玄宗后,被开元盛世的业绩掩盖,在历史上长期被忽视,实际上他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君主,对唐朝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在武则天时代当了近七年皇帝,能在武则天专权的形势下艰难维持唐朝法统,并且暗中培植起亲自己的势力,复兴唐朝的元老魏元忠和功臣袁恕己、宋璟等都是他的亲信,与唐中宗派系狄仁杰、张柬之等最终恢复李氏政权。唐睿宗不是无所作为的庸君,他没有深居宫禁,而是参与了大量社会活动,担任过洛州牧、并州牧、冀州大都督、单于大都护,最初封冀王,很早就与冀州地方势力关系密切,担任单于都护又参与北方边疆事务,即使退位后依然参与宰相事务,被称为相王。武则天统治末期突厥以恢复唐朝的名义大举南下时,唐睿宗就以相王的身份,与魏元忠、狄仁杰等人进行防御突厥的战争,对北方事务担负主要责任,担任安北大都护、诸道元帅。唐朝刚复国时的北方形势依然危机、复杂,唐中宗时期的政治混乱,矛盾重重,也没能与北方突厥友好,武则天时同意突厥公主下嫁唐中宗的儿子,突厥遣使谢许婚,但复国后没执行,双方依然严重对峙。当时唐睿宗担任太尉、同三品、安国相王,直接担任宰相,尽管不久就辞职,但是他的亲信袁恕己、宋璟、崔玄暐等都进入执政机构,魏元忠更是执掌朝政的核心宰相。唐睿宗即位后最先面对的首先是对北方的危机,阿史那默啜统一草原后,势力已经接近颉利可汗时期,虽然不比突厥鼎盛期,但对刚经历内乱的唐朝依然有优势。唐睿宗刚即位就把时任洛州长史宋璟、常州刺史姚崇两人破格提升为宰相兼兵部、吏部尚书。唐朝与突厥的紧张还由于唐中宗支持突骑施反对突厥,在他末年下诏攻打突厥,史书对这次战争的记载不详,仅有诏书等少量史料,但是依然能帮助我们了解战争发展的大致情况。景云初依然延续中宗时与突厥的战争政策,唐朝与突骑施总共在五条战线与突厥战争,在最西面是突骑施的三十万人;往东是北庭副都护郭虔瓘的五万人;居中是赤水军大使、凉州都督司马逸容的七万人;再往东是丰安军大使、灵州都督甄粲的六万人;最东面是朔方大总管张仁愿的十五万人,总兵力比突厥的四十万多二十万。唐军两翼部署超过十万的重兵团,中间三路中,以凉州兵力最多,为主攻方向。中路的司马逸容担任赤水军大使,在唐朝历史上,非常罕见以大使统领军府,史料记载赤水军是唐朝地域最大、辖地五千里,是最重要的军府,赤水军主要由回纥、思结、浑部等北方游牧民族部队组成,是北伐的主力。由于突骑施兄弟内讧,阿史那默啜仅帅两万人攻突骑施,派主力三十多万迎战唐军。阿史那默啜仅用两万人就平定了突骑施的三十万大军,史书虽然没有记载其他几路的战况,但从后来默啜对唐朝的态度看,对抗唐朝的各路部众没能战胜唐军。默啜在付出轻微代价取得西线大捷的情况下,没有利用中原政治矛盾激化,京城动乱的机会南下,都表明唐朝在东部各战场至少守住了边境,突厥依然被迫与唐朝议和。唐睿宗同意和亲,准备把自己的孙女嫁给突厥可汗子,为此默啜派自己的儿子入侍,这次谈判是公正、合理的,没有对唐朝有任何的屈辱和损害,没有割地赔款。而且在整个唐睿宗的统治期间没有劫掠、勒索,双方非常友好。与武则天、中宗时代攻入河北幽州、冀州等地比,异常骁勇善战的突厥仅在睿宗时期没有侵入中原。但是唐朝派兵攻奚族失利,默啜杀奚军献俘依然导致唐朝中止了和亲。开元二年又派兵扰西域被击退。在唐睿宗称帝和当太上皇的七年中,内部采取修养无为的政策,对外采取招抚和睦的政策,禅让儿子唐玄宗后,他的亲信姚崇、宋璟等依然受到重用,朝中重要事务依然过问。唐睿宗统治时期正是北方突厥和西南吐蕃的强盛时期,也是西面阿拉伯帝国兴起时,因此是决定唐朝未来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否保持与周边友好,尤其是与突厥友好,恢复国力是关系唐朝生死存亡的问题。唐睿宗重用贤臣,团结内部,爱护百姓休养生息、与突厥友好的政策是进步的,景云政治为未来的开元盛世打下基础。唐睿宗任太上皇的开元二年,突厥内部分化,很多部族首领归附唐朝,开元四年突厥可汗默啜与敕勒拔野古的战争中战死,突厥分裂,但是唐睿宗也去世。这标志着唐朝与周边国家形势的逆转,从和平迅速向战争转化,尽管有开元盛世的气象,但唐朝领土对外扩展的趋势终止。开元八年唐朝在与突厥的战争中失利,突厥重振尽有默啜余众。虽然双方议和互市,以后二十年中唐朝有时每年给突厥的赏赐也有数十万,但是唐朝与突厥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友好关系,突厥汗以父礼尊唐玄宗。开元中唐朝与吐蕃、契丹、突骑施、靺鞨、大食等都爆发了战争,唯独与突厥能长期友好,直到天宝中突厥灭亡,也正是因为与突厥保持友好,使唐朝有能力对抗来自各方的侵扰,开创了中原和平、富足的开元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