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阶投机
(2011-09-20 09:44:04)
标签:
历史古代三国人物杂谈 |
分类: 三国历史 |
桓阶投机:桓阶是荆州长沙人,早年曾被孙坚荐举为孝廉,在东汉政府任尚书郎,父丧还乡但是没有加入长沙太守孙坚领导的集团。在孙坚与刘表作战阵亡后劝说归还孙坚遗体,这事与他劝说张羡反刘表都可疑,孙坚阵亡的两种说法一是被黄祖的人暗箭射死,一是被吕公布置的飞石击中,都不存在孙坚遗体落入刘表手中的可能。至于说他在官渡战役劝张羡反刘表更不可信,刘表传注称张羡是因为刘表对他无礼才起兵,而且《后汉书》记载这是建安三年发生的事情,在官渡之战前,桓阶并不是忠贞、刚毅的壮士,他是善于把握时机的投机者,桓阶家族在南方是著姓,父亲是尚书。刘表也曾重用桓阶,任其从事祭酒,欲联姻蔡氏,被他谢绝,后来辞职。他是少数几个最早看出曹操有代汉之心的人,在曹操占领荆州时,投奔曹操成为主簿,受信任仅次于司马朗、温恢等从主簿直接任刺史的幕僚,担任赵郡太守。桓阶投机是从曹操要代汉时开始,在魏国建立后任侍中虎贲中郎将,他是积极推动代汉的拥护者,但是却帮助过毛玠这样的尊汉派首领,这正体现了他投机的才能,因为桓阶是曹丕的拥护者,毛玠是曹丕的老师何夔的好友,桓阶替毛玠说话是为了讨好曹丕、何夔,这丝毫不影响他积极反对毛玠尊汉。史书记载他上表贬低过崔林,只帮助过毛玠和徐奕,从他“帮”徐奕我们就能看出他投机的本质。徐奕担任尚书令,魏讽事件中众多官员被牵连,中尉杨俊也被免职,曹操向桓阶询问接替人选,他推荐让徐奕担任,根本不是桓阶救助徐奕,而是他让徐奕被解除尚书令,降为中尉,不久徐奕辞职,而接替徐奕任尚书令的正是桓阶。曹操对桓阶为人很清楚,临终也没让他托孤,曹丕就不如曹操英明,还感念桓阶拥戴劝进,竟想让他托孤。曹操在桓阶劝进时是清醒的,他赞同了司马懿说的“汉运垂终”,没有接受桓阶“汉行气尽”的劝进,并托孤司马懿辅佐,后来过早称帝断送曹魏统一事业的重要原因就是桓阶主持造成的。桓阶投机代汉对历史发展起了负作用,曹丕把他任命为太常,仅赐关内侯,虽亲而有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