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错与轵关战役
(2011-08-01 11:17:41)
标签:
历史古代战国战略杂谈 |
分类: 古代历史 |
司马错攻轵关战役:秦昭王十五年白起攻占魏国垣地,这里西面是安邑,东面隔不远就是轵关,受东西夹击不利于防御,加上十四年楚国背秦,这些因素都迫使秦国归还垣,转而攻打楚国,攻占了楚国方城的宛、叶,打通了与襄城的联系,楚国派人迎妇和亲被拒绝,秦国继续攻打楚国。当时楚国是亲秦的楚顷襄王、令尹子兰统治,政治黑暗,十六年司马错指挥了攻楚战役,因为秦楚很快议和,司马错只攻占了邓就终止。春秋战国有四个邓,除了南阳邓和鲁国邓外,怀州的邓在魏国,郾城西在楚国的邓就是司马错攻击的地方,这次作战是轵关战役的前奏,韩魏联合使魏国能通过韩从轵关快速援助河东地区,无需绕经羊肠道,秦国攻占河东任何地方都难以持久,会被迫像十一年那样再归还魏国,对秦国构成很大威胁,司马错攻轵关不是照秦国以往打过魏国防御重点地区河东,再攻韩国、最后攻号称太行八陉之首,易守难攻的轵关,过去秦国控制安邑时都没能从那里攻占过轵关,现在失去安邑从河东向轵关进攻更困难。从史书简略记载看,攻轵关没有经过复杂和激烈的战斗,没攻河东和韩国,完全是出其不意地攻占,司马错应该是从襄城、邓地区集结出发的,没有绕道回关中从攻河东开始。利用韩魏盟国间边境没有重兵防御,沿着魏国边境线直接到了黄河边渡河攻打轵关,如果从河东攻反而会让魏国加强轵关的兵力防御,从东部通过轵关向河东调兵,造成轵关地区兵力强,利用地形难以再攻占,司马错经韩魏边境线北上还能威胁大梁,使魏军搞不清秦军战略目标,担心秦军攻大梁,被迫防御大梁,不敢分兵,因此这次战役没有造成很大损失就顺利攻占了轵关地区,切断了魏国从那里向河东援助的通道,使当时中原的战略态势更加有利于秦国。不仅使魏国只能通过羊肠道与河东联系,也迫使楚韩魏亲秦,轵关战役后不久,穰成为秦魏冉的封地,秦昭王把楚国血统的两个弟弟也封在新占领不久的楚地宛和邓。次年魏国就割让河东四百里土地、韩国也割让二百里土地与秦议和。轵关的攻陷主要使魏国对河东防御、支援能力下降,这也是魏国割让河东土地给秦国的原因,也为秦国以后的战略攻击打下基础。两年后司马错就开始发动了河内战役,从关中开始攻占河东垣等地,到攻占羊肠道,打到河内,攻占河雍、河桥等地,最后一直打通轵关地区,克六十一城。轵关战役是司马错杰出战略军事才能的又一杰作,是出其不意的经典战例,没有这次战役秦国就不可能巩固地占领河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