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氏与晋朝的兄弟民族
(2010-09-10 14:10:41)
标签:
历史晋朝民族司马氏政权杂谈 |
分类: 古代历史 |
司马氏与晋朝少数民族:司马昭执行进步的民族政策,能招抚八百万兄弟民族,超过魏蜀两国总人口,这在《晋书》中有记载。晋朝主要的鲜卑、氐族、羌族、匈奴、羯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是多数都忠于晋朝,这是因为晋朝的民族政策是优待兄弟民族,没有民族压迫的官方政策,晋武帝爱护扶余人,化解扶余鲜卑矛盾的政策就表明了这点。尽管也有民族矛盾,但是没有出现严重激化的民族对立冲突。在晋朝统治阶级内乱中,尽管少数民族出于地域和集团利益追随不同的政治派系,并且往往在自身派系失败后,被少数分裂贵族利用,建立割据政权,但是也依然对晋朝的正统地位采取拥护态度,忠于晋朝。其中鲜卑族不仅有段匹磾兄弟这样的忠臣,而且段氏与晋藩代国拓跋氏和辽东的慕容氏最初都忠于晋朝。晋明帝本身也是有鲜卑血统的君主,东晋统治阶级内部与鲜卑各集团有密切关系,从江南运往东北的器械过千万。在中原的少数民族割据政权,不论是匈奴的靳准,还是改宗石氏的石勒集团都是建立晋藩天王制度,以晋朝为正朔。石勒政权也有石生、石广、石朗、石聪等归附晋朝,石虎也是长期称晋藩天王,死前不久才敢称帝。称帝的李雄也表示拥护晋朝中央,李奕等群臣劝说称藩归附晋朝中央,李玝等归降晋朝,这些都表明多数人都拥护晋朝中央。在百姓方面各族人民都是反对分裂、内战,中原动乱期间,苻健、姚弋仲等主要少数民族首领都是归附晋朝中央,希望国家统一和平的百姓,是这些首领意愿归晋的主要动力,尽管因为晋朝内部矛盾和少数分裂者的蛊惑使中国没能恢复统一,但是百姓忠于晋朝的思想观念依然是深入人心。即使桓温表面北伐的举动依然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氐秦政权内部亲晋朝的人支持苻坚建立晋藩天王政权,他们反对攻打晋朝的立场也表明了这点。不仅晋人王猛反对,苻融也反对,他们这些高官都以晋朝为正统,其他人可以想象也是忠于晋朝,不战而溃就表现了这点。《晋书》苻融传和《资治通鉴》都记载苻融拥护晋朝正统的观念,他说“国家,戎族也,正朔会不归人,”称晋朝是上天佑护不会亡,还说晋朝是中华正统,他说的本质就是百姓的人心归属,与多数大臣反对攻打晋朝的立场是一致的。苻坚至死也没有称帝,最终也归附晋朝,被害后谥号壮烈天王。北方再次分裂后,多数割据政权也依然采用晋藩天王的制度,这是各族人民依然尊崇晋朝,拥护统一的标志。李暠派黄始不远万里从西域奉表朝廷;姚兴、慕容盛降号天王,与冯跋、吕光、赫连勃勃等都称晋藩天王,都是体现了当时民心;沮渠蒙逊通过朱龄石向朝廷归附;乞伏炽磐归附朝廷封陇西公;更能体现民心的是吐谷浑部族忠于晋朝的立场,这完全是自愿和没有强迫,不是在军事威胁的恐惧下的态度,都表明兄弟民族对晋朝的拥护。直到晋朝灭亡,仇池杨盛依然忠于晋朝,北方建立的代魏也依然以继承晋朝正统来统治,以晋朝为三恪,尊崇司马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