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待人
(2010-08-07 11:25:46)
标签:
历史晋朝人物司马懿杂谈 |
分类: 晋朝历史 |
司马懿待人:司马懿比起三国时代很多炒作名声显赫的人物,在历史上往往被忽视,也经常把他描写成为奸臣,像罗贯中、毛宗岗这些稍微能尊重历史,创作、评论《三国演义》的学者,都能比封建伦理攻击、丑化司马懿能客观些。司马懿待人接物的态度,比起刘备三顾茅庐也不差。司马懿能虚位九年重用州泰;能提拔农吏邓艾任职;能任领军将军蒋济为太尉。司马懿待人谦虚、平和,在宛城与蜀国降将黄权友好,曾经在与诸葛亮的通信中高度评价黄权,没有丝毫轻视、侮辱的态度,比起不分好坏,对降将都不尊重的人要强。不懂对降将应该嘲讽贪图富贵、反复无常、损人利己的小人;尊重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君子。黄权在司马懿执政时被任命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历史上开府仪同三司这个职务就是司马懿最早任命黄权开始的。司马懿也能善待蜀军派来羞辱自己的使臣,设宴招待他谈论家常,不因敌对无礼,他待人平和的态度也体现在这里。不以名声、地位、出身待人的司马懿能发现邓艾这样的人才,也就不奇怪了,司马懿对待百姓也是爱护、关心,听从严斐的话惩治损害百姓的行为。封建社会只推崇忠心不贰的人,不把百姓意志放在主要地位,即使从忠义这方面评价,司马懿待人的态度也是无可指责。古人讥讽司马懿嘉平之变对曹芳不顾违背托孤,却不看曹爽夺权、僭越、谋逆后曹芳的地位不保,如果司马懿不废曹爽,曹芳仅能当三个月皇帝,曹爽僭越谋逆的行为是路人皆知,就等司马懿死后篡位了,司马懿不仅是为自身集团利益,也是为了托孤的重任。司马懿一生没有僭越殊礼特权,推辞了九锡、丞相、郡公,没有任何有负忠义的言行,甚至给人以愚忠的形象。司马懿对部将也是爱护,朝廷让高级官员每人荐举一人,他没有举子弟家人,他的很多弟弟任职都不高,他却荐举王昶。在曹爽事件中,他不仅赦免了鲁芝、辛敞等公开反对他的人,也赦免了何晏的儿子,甚至连很多被牵连免职的曹爽部下也重新起用,最大限度团结人。王凌分裂事件后,他也竭力维护他,王凌的妹妹是郭淮妻子,在郭淮上书请求赦免妻子时他也同意。司马懿的仁义主要是体现在对爱护人民,和他杀戮的言行相比,仁义依然是占主要的,因此能得民心。对待曹魏这个失去民心的政权他的态度依然是维护,这不是他忠于曹氏托孤的嘱托吗?司马懿待人不强迫,李憙对他的聘请推辞,他没有像曹操强迫他那样派人去抓,后来李憙也辅佐其子孙,拥护晋室。待阮籍虽然是命令,但善待阮籍。待常林是尊敬,常林是司马懿父亲的好友,每次见到常林司马懿都叩拜。待郑袤是信任,请他去治理广平。司马懿待人接物也体现了他知人善任,有杰出政治家的胸怀、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