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在西域早期行政
(2010-07-29 13:26:11)
标签:
历史古代西域行政民族杂谈 |
分类: 古代历史 |
中原在西域早期的行政:西汉时期在西域设立校尉、都护治理,汉人开始在西域屯田时,才有了汉人校尉,第一个汉人校尉是司马憙,前67年司马憙和郑吉在渠犂屯田,抗击匈奴攻占车师,开辟北道诸国,后来又配合冯奉世收复南道诸国,首次奠定了西汉对西域的统治,除大宛、康居等强国外,都直接受汉朝控制。以后在前60年西汉在西域又设立了都护,以郑吉为首任都护,到11年新朝时匈奴攻占西域,汉朝历时七十年的都护统治结束。东汉光武帝时期西域的莎车王亲汉,整个西域都被匈奴占领,只有他与汉朝保持友好,与匈奴对立,莎车王延强盛后,驱除匈奴控制了西域,莎车王势力最大时控制了大宛,与康居相攻。29年光武帝封亲汉的莎车王西域大都尉,统治西域,实行委任统治,莎车称霸西域。莎车王贤时统治残暴,要求东汉任命他都护,被拒绝,与汉室关系恶化。西域各国反抗莎车,让东汉派人当都护也被拒绝,很多重新归降匈奴。到汉明帝时攻打匈奴,窦固才首次重新进入西域,在伊吾屯田,在中断65年后在西域再立都护,并立戊己校尉二人,但是不久就被西域各国和匈奴攻围。汉章帝撤置都护、校尉后,西域仅有班超以司马的身份留在疏勒,77年匈奴又攻占伊吾屯田地,汉朝在西域的统治仅两年就再次中断。78年司马班超帅疏勒等国攻姑墨,这是汉司马首次参与西域事务,身份类似军事顾问。鲜卑攻杀匈奴单于后,北匈奴衰败,南下降汉者二十八万,匈奴对西域的统治也开始动摇,87年班超帅于阗等国兵攻降莎车,汉朝在西域的威望上升。90年窦宪攻打衰败的匈奴取胜,派兵再次进入西域攻占伊吾,91年东汉再次设立西域都护,由留在西域的班超担任。93年鲜卑居匈奴故地,开始强盛,西域的五十五国都依附东汉,班超任都护十年102年去世。106年西域诸国叛,107年汉安帝再次罢都护,对西域的统治中断。123年汉安帝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重新经营西域,此时的东汉内部严重危机,无力统治西域,只是以西域长史的名义在西域东部以联合攻打匈奴的名义召集诸国攻呼衍王,127年又攻焉耆,班勇以后期被免职。但是直到131年才恢复伊吾的屯田,置伊吾司马。东汉从此以长史、司马统治西域,对西域影响力削弱,152年西域长史被于阗人杀害,不久西域断绝。东汉对西域的统治经过三绝三通,总共约四十多年。加上西汉对西域七十多年的统治,两汉四百年中对西域的实际控制大约一百二十年。东汉桓帝时与西域断绝,在三国时期,曹丕接受了司马孚联合孙权,招抚九服荒外的策略,在与孙权结盟不久,黄初三年与西域恢复联系,断绝七十年的西域复通,但是非直接派驻军队、官吏统治西域。当时与西域接壤的是凉州,刺史是张既,曹魏首任戊己校尉张恭,任职数年后入朝,以后戊己校尉由凉州刺史兼任。曹魏的凉州刺史先后是张既、温恢、孟建、徐邈等,其中司马懿的军师徐邈担任凉州刺史,历时十多年。西域与曹魏友好的国家有鄯善、龟兹、于阗和焉耆等。晋朝建立初期沿用魏制,依然由凉州刺史兼任戊己校尉,直到咸宁时派马循担任专职西域戊己校尉迁驻西域,并且直接统兵,与进入西域的鲜卑作战,马循等作战保卫了西域。晋朝的戊己校尉驻地与西汉的都护府都在北道车师附近,晋朝还设立了西域长史府,在南道的楼兰附近,还以西域都护、玉门大护军、戊己校尉称三营。晋朝在西域设立行政部门,史书记载的有鄯善、龟兹、焉耆、康居、大宛等国与晋朝友好,其他国家没有都归附,但是关系比汉朝有所发展,比如大宛蓝庾被晋朝杨颢封王、鄯善被封归义侯,康居也臣附上封事、献贡,比汉朝时关系亲密,晋朝把行政管辖范围扩展到大宛、康居。东晋在西域的戊己校尉赵贞控制着整个西域,范围大致在大宛、康居以西。晋藩将领杨宣占领了西域,于阗、龟兹等归附,设高昌郡,从此这里作为西域重要地区在历史上发挥作用,张骏以三郡三营为沙洲,其中高昌郡是治所。东晋时吕光也曾征讨过西域,李暠建立的西凉也控制西域部分地区,基本沿袭前凉,上奏晋朝中央政府由次子李让统领敦煌和西域。南北朝时西域主要是北朝统治,元魏攻打北凉,北凉归附后元魏在西域开始建立委任统治。在南北朝的时期高昌的汉族麴氏建立政权,这是在西域建立的首个汉族强大政权,其最大范围控制了巴尔喀什湖以南,昆仑山以北,玉门以西的大部分地区。西域在汉武帝时期有三十六国,都是臣属中原,但是保持相对独立,其自主权依据自身实力决定。东汉时西域最多时有五十五国,分裂严重和匈奴影响使他们对中原的亲附程度下降,班超在西域只能在他们的内战中发挥作用,利用他们相互间的矛盾行使中原权威,这些国家主要也是受匈奴实力消长改变对中原的态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西域的国家经过兼并,北魏太延时只有十六个国家,但是起决定作用的只是几个大国,北道、南道因为战乱,与中原交往不多,只是在晋朝统一后与中原保持紧密关系。汉时的西域大国大宛、康居、莎车、乌孙能够兼并控制西域小国的强国地位依旧,而且又增加了鄯善、龟兹、疏勒、于阗几个强国,在当时仅存的十多个国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应该就是它们。而早先车师、伊吾等地,有的逐渐成为中原人聚居地,车师、楼兰成为西域长史、戊己校尉的治所,后来成为高昌郡,伊吾也成为中原屯田的地区,中国封建社会前期西域发展的大致趋势也是中原文明向西扩展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