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法律专题辩论赛全程点评

标签:
教育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法学院第二届法律专题辩论赛,历时一个半月,涉及法学院2006级全体本科生和研究生,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三个学生社团会同法学院分团委、学生会,辛勤工作无私奉献,迎来了我们今天的决赛。在我坐到这里发言的前一秒,我们法学院第二届法律专题辩论赛的比赛部分已经圆满结束,现在我受组委会的委托,对此次赛事做全程点评。
首先,我向在此次法律专题辩论赛中获得单项奖和集体奖的所有个人和团队表示祝贺,祝贺你们获得了用自己努力赢得的荣誉和骄傲,也祝贺你们因此而收获的成长与进步。祝贺你们!
其次,我向在此次赛事中给予我们关注和支持的领导、付出辛勤工作的评委老师与点评嘉宾、认真备战和参赛的各位辩手、提供细微而周全服务的所有工作人员、以及热心参与的观众表示感谢!大家的通力合作成就了这一盛会的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接下来,我想说此次赛事与上次的不同和改进之处:
第一,在总的指导思想上,第一届法专辩赛我们坚持的理念是“倾听正义的声音”。标志性的口号是伏尔泰的那句——“我不能同意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但我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今年的指导思想是“追寻法的精神”,标志性的口号是“回到孟德斯鸠”。中国自近代以来,数代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地探求的国家和民族复兴大业一直都在一个二元的选择中往复,其中一元就是现代性的问题,另外一元就是民族性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问题,那就是自近代以来我们向西方学习,西学东渐的过程如何实现本土化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辩论的形式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中国法律本土化的问题,更好地为法学学习注入思辨和论辩的色彩。
第二,在规则上,我们对自99年国际大专辩论赛留下的“二辩三辩攻辩赛制”进行了改革,改成了“轮番呈辞赛制”,有对1994年北大赛制的一些吸纳和回归。主要的目的在于将辩论由以前的“主补短语”变成现在的“偏正短语”,因为我们发现,现在辩论赛愈加地成为一种娱乐方式,而不是一种可以启发思维的思辨手段,这样的改进,让我们以论为主,以辩为辅,更好地展开法学思维方式的进步。
第三,在辩题的确立上,我们放弃了以往对法学经典辩题的设题思路,而改做社会热点事件的法学思考。比如,我们的设题,从“艳照门”到“虎照门”,从“返航门”到“奶粉门”,从“范跑跑”到“杨帆门”,从国内的“地震捐款”到“国际金融危机”,力图用辩论的形式重新思考2008年的中国和世界,在决赛中,会同我们几位院长和老师的意见,我们的题目是“在当代中国法治环境下,司法审判是否应当参考民意”,直接回到了当下的热点问题上。对问题的设计上,有些老师和同学说我更多是从我的社会学背景上考虑的,我不完全这样认为。因为我觉得,法学所面对,社会学所面对的,乃至人文社会科学所面对的对象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视角不同。另外,我认为法学是一门很精致和比较高级的社会科学,法科学生在学习法律之余,必须有一些经济学的、社会学的、政治学的、哲学的等等方面的知识,否则,我们教育的结果不是法科生,而仅仅是“法条生”了。
第三,针对上届评委不固定造成的评判偏好不一致,今年做了改进,我们尽量固定了评判团成员,并对老师们提供了辩论赛评委的一些共识性的意见,确保了评判结果的一致性。
第四,背后这个背景幕布是按照我的思路设计的,为了体现此次边辩赛的核心理念,我还剽窃了今日说法的标——就是这个“法字”,我希望通过我们的法律专题辩论赛,我们也在“点滴记录中国法治进程”。
然后,我想对我们的辩手和工作人员说一些我的体会。
对于各位辩手,你们今年的表现有很大的进步,我很满意。对于进入决赛的八位辩手,我想我是很羡慕你们的,因为过去十年中,在作为辩手的时候,我没有一次以辩手的身份进入到决赛中,对此我一直很遗憾,而以后的带队和培训中,我都努力地让我的每一位辩手可以进入决赛问鼎冠军。但是我还想对你们说两点:
第一,辩手的成败,在辩论之外。一个方面是因为一场辩论赛的输赢往往不是可以直接预料的,成功有很多的因素,每一个因素考虑不到都有可能失败。另一方面,辩手的成功不必寄希望于每次拿下比赛,而应该看每次比赛对你有什么样的促进和改进,不论是思维的、表达的、表现的任何方面,不断的修正,你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第二,生活不是辩论,比辩论更难对付,但希望你们不要带着辩论的方式生活。老子说“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又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的理解是,凡是所有善于理解别人的人,是不愿意去和别人辩论的,喜欢和人辩论的人,不是不真正了解别人,就是不真正了解自己。另外,就我的经验而言,我有必要提醒所有的辩手“善泳者多溺于水,善辩者多挫于言”,希望大家能学会生活的智慧。
今天中午我到会场的时候,看到很多同学在挂横幅,摆桌子,扫地拖地等等,都很辛苦,这只是此次比赛的十二分之一。他们是辩赛的幕后功臣,他们的工作换来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赛事的每一个元素。所以,我想对大家说,你们辛苦了,你们无私的奉献和辛勤工作是我们所有活动的保障!
最后,再次感谢支持我们工作的各位领导,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场地及信心;感谢所有评委老师和点评嘉宾以及破题指导老师,谢谢你们公平的评判与辛勤的工作;感谢所有的辩手、活动组织人员和工作人员,谢谢你们用心准备,用自己的激情点燃了每一场的热情;感谢所有到场的同学们,你们的文明礼貌和热情参与让我们的活动及由此而发的大学生活更有青春的气氛!
请允许我用下面的话作为我本次点评的结束:我们总有些时候做有些事情是不求名利的,是跟随自己本心的指引做出的,哪怕这些时候并不多,但这些时候,我们所过的就是激情的生活!
谢谢大家!
前一篇:停电:那一刻的感动~
后一篇:追逐与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