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秘的吹笛人与哈默尔恩古城

(2020-02-07 12:20:17)
标签:

德国

小城

哈默尔恩

童话

分类: 散文
神秘的吹笛人与哈默尔恩古城

神秘的吹笛人与哈默尔恩古城

 

 

 

                                                         谭曙方

 

 

 

在德国,有许多充满了浪漫色彩和历史文化氛围的旅游线路,如"德国童话之路""梦幻之路""浪漫之路"等等。我想,哈默尔恩古城应该属于德国童话之路上一个著名的观光景点吧。

 

这个位于威悉河畔的城市现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新城:现代的建筑、空旷的场地已覆盖了历史上曾为城堡风貌的地域;另一部分为旧城,在那里仍保持了中世纪古城漂亮的特色。当我站在旧城最漂亮的一幢房子前仰视时,整幢建筑物墙面上用沙岩雕饰的纵向主体图案给人以旋律之美的动感。

导游小姐站在房子门前说,这就是当年写《神奇的花衣吹笛人》寓言的人建造的,人们称它"捕鼠人之房"

 

传说,1284年,哈默尔恩古城来了位奇特的陌生人,他穿着花色的上衣和带尖角的鞋子,帽子上还插着彩色的羽毛。在街心,他向休闲的人们大声允诺,若给他一笔钱,他就替这个城市捕鼠并消灭鼠疫。当时,这个城市的耗子非常多,而且猖狂。市民们向这位花衣人允诺,给他一枚金币,条件是请他捕捉全城的耗子。于是,这位陌生的来访者亮出了一支笛子吹奏起来。啊!所有的耗子和人们都从屋子里跑出来聚集围绕着吹笛人,耗子成群成群地不断涌出。这一下使所有的人都信服了,他们跟随着吹笛人,看他吹着笛子,率领着耗子队伍走进了威悉河,那无数的害人虫在他之后都跳到河里淹死了。城里的人从那天以后,摆脱了鼠害的困扰。然而,遗憾的是这个城里的人们并没有付给吹笛人曾允诺过的东西。在全城人沉浸在欢乐之中的时候,吹笛人走了。

就在那年的626日,一个非常炎热的天气,吹笛人又微笑着来到了这座城市的大街上,并吹起了一首好听的曲子,但这次跑出来的是孩子,4岁以上的孩子!他们着迷般地跟在他的身后,摆着手臂走进了深山密林。全城人都在哭泣,那130个孩子走进深林就再也没有出来······

..哈默尔恩的人因为没有兑现承诺,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

 

我对导游小姐说,我在中国也看过这个故事。她感到很惊奇,没想到这个小城的故事竟能传到很远很远的中国。其实这个故事就出自格林兄弟编著的《德国传说》,由于它的奇特想象和深邃的寓意,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大约有30多种语言翻译了这个故事,并在许多国家被编进了学校课本。哈默尔恩古城也因一篇著名的寓言故事而名扬天下,吸引了无数的游人前来观光,宁静的小城异常热闹起来。

 

德国朋友克诺普博士用手指着"捕鼠人之房"前的铜牌说: "这里现在是古城一家有名的餐馆,今天,我们就在这里用晚餐,有一道菜是耗子尾巴。"真是吃耗子尾巴吗?我胃里顿时好不是滋味,克诺普则笑而不答。

接下来,我们跟着导游小姐开始游览。按理说,神奇的花衣吹笛人这个故事对没有遵守诺言的哈默尔恩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值得炫耀之事。但令我大为惊讶的是,我仅在这个城市街道上就看到了许许多多与这故事有关的东西:有吹笛人及尾随在后迷呆的孩子们的雕像;一些建筑物表面悬挂的装饰物中也有吹笛人和他脚下奔跳的耗子的图案;餐馆玻璃窗内摆着各种各样'的耗子形状的面包;小巷两边的玻璃橱窗里陈列着吹笛人的各种手工艺品;甚至于从大量的宣传图片上还可看到,这古城盛大节日里表演的节目竟是一大群扮成耗子爬在地上的孩子,跟着吹笛人在街上巡游。

更为有趣的是在在小城广场教堂的一面墙壁上,每逢节假日的上午10点和下午3点,敲钟人将钟敲响时,有一扇大门开启,那个神奇的帽插羽毛的吹笛人(雕像)竟会抬着腿旋转而出,他的脚下是一大群翘着尾巴的灰色和白色的"大耗子"

 

当我坐在图书馆休息时,馆长送了我两件礼物。按德国人的习惯,当场打开包装看,一件是竖着毛胡子的耗子状干面包,其背上写有小城Hamoln字样;另一件是金光灿灿的领带夹,那夹子中间有一蓝色背景中嵌一金色小人的圆形图案,金色小人竞又是抬着腿、翘着头饰羽毛、伸着双手的神奇"吹笛人"

 

晚餐时坐在那个"捕鼠人之房"的里边,看到墙上的画、木架上的木雕都是"吹笛人"。哈默尔恩的市长在举杯时说:我们请大家吃耗子尾巴。有位德国朋友说笑着,但愿不是吃耗子的全部,大家跟着我吃好了,我怎么吃,大家就怎么吃。菜上来了,原来不过是喷香的炒肉条,形状似尾巴而已。

哈默尔恩人真可谓将这个使他们闻名又受益的故事运用到了无所不在的地步,整座古城似乎都被淹没在这个故事的氛围之中······

 

当我吃完耗子尾巴,在傍晚准备离开这座古城之时,突然意识到这是一种值得深思的文化。古城人并不因为这个传说于他们并无褒意就有意回避,而是将'这个故事的盐撒在了他们的生活里面,使之深刻的寓意流进了他们的血液,也影响着游客。说了不算,不信守诺言,不讲真话,是要遭到百倍惩罚的,这正是这个故事的精髓所在。

 

从古城图书馆馆长的介绍里得知,自1960年代起,哈默尔恩政府投资给旧城居民的修房补贴占到加固美化建筑物费用的23,并举行有奖大赛,看谁家设计独特美观,加固质量好。政府前后投资约数千万马克。哈默尔恩变成了一座展现中世纪古城风貌的文化城,牢固又美观,弥散着浓浓的文化传说韵味。

 

从德国回到北京之后,参加了一个会议,国家测绘局黄永康副局长在会上说:"我们这个专业与国外20余个国家有合作,而10年来,真正恪守诺言给我们以投资合作的,只有德国。记得当时在北京座谈,我们说签个文字协议吧,德方代表说,不是说定了吗,说定了就办,不必再签协议。600万马克的无偿援助投资,一句话就定了下来,并且在10年内完全履行......"

听到这里,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想到了哈默尔恩与那神奇花衣吹笛人的传说。

 

 

                                              1996年夏天于太原

 

此文节选自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穿越勃兰登堡门:回首德意志》一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吹哨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