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谭曙方:为我们未来的乔布斯换土

(2011-11-07 23:00:37)
标签:

中国

未来

乔布斯

换土

文化

分类: 散文

 

 

为我们未来的“乔布斯”换土

 

 

 

                                                                   谭曙方

 

 

有一天,我在一所大学校园里散步时,一位朋友指着报刊栏内的《中国教育报》说,看那篇文章:“为我们未来的‘乔布斯’施肥培土”。另一位朋友则接了话茬脱口而出:“不是施肥培土,应该是换土才对。”

我借用“换土”,将报上那篇醒目之文的题目改了一下。

说换土的这位朋友,曾经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到美国留学,获心理学博士后学位。他看到那篇文章题目下意识地就想到了“换土”这个词汇,并不是心血来潮、不着边际地调侃,而是他长期研究、思考教育现状的一个“思想”表露。——至少就我对他的了解,促使我这么想。

史蒂夫·乔布斯——这个改变世界的天才,吸引了世界的眼球。有人想到应该为培养中国未来的“乔布斯”施肥培土,自然可以理解。可乔布斯的人生对我们到底应该有哪些启示呢?

乔布斯的生父是叙利亚至美国的移民,生母是美国人。这个被遗弃的混血儿由收养他的养父母带大,他们倾其积蓄,供他读书。由此可以想到乔布斯所处的环境对他来讲是幸运的,至少歧视与不平等待遇与他无缘。

一个被收养的混血儿,如果换在别样的教育环境里能不受歧视吗?况且他还是一个在大学只读了6个月就退学而没有毕业的大学生,若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创业、研发,能被只认文凭的的眼睛平等对待吗?

就讲一讲我周围发生的故事吧。我家亲戚的一个小姑娘曾在省会太原一所初中读书,那是全太原第一家设心理咨询室的中学。她的一位同班女同学,聪明好学,口齿伶俐,但自从遇到班主任的几番“歧视”待遇之后,好像立马变了个人。一次是她眼看着班主任径直走进正在上课的班内,将一位迟到学生脸上的眼镜摘下,而后竟然当着全班的学生抽了这位学生一记耳刮子后,将其拖着离开了教室。

班主任将自己班级的荣誉看得非常重要,因为在应试教育的残酷压力下,班级的荣誉几乎就是班主任自己的荣誉。

有一次,这位口齿伶俐的小姑娘在班内被叫起来,或许是高度紧张,或许是真的没有背会,反正她那天没有背出班主任布置的背诵英文课文的作业,于是被叫出教室后,班主任先是在她后背捣了两拳,而后在她前胸捣了两拳,之后又在她小腹上踢了一脚。再往后,她若是在课堂上背不出英文课文,班主任会耐心地说,没关系,我在这等着你,全班的同学也都陪着等着你。

坏了,这位可怜的小姑娘突然间在有一天开始结巴了。她若是正在教室外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只要是看见班主任过来了,就结巴起来,嘴巴里发着“就——就——就”的声音。这个发音不是就的本意,就是结巴时嘴巴紧张卡壳而发出的一个类似于“就”的声音。而且,她与同学聊天时还时不时地回头看看。在课堂上就更严重了,反正被班主任点名站立起来后,就“就——就——就”了。但离开了校园环境,她又能正常地说话了。同学们看着着急起来,说你本来不结巴,这样下去还真结巴了,时间长了心理还有了障碍问题了。一天,她被两位要好的同学——其中一位就是我家亲戚的孩子——拉着手走进了学校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室的咨询师是学校年级党支部书记兼心理咨询室老师。当小姑娘刚刚简单地讲了自己的经历,还没有提出咨询时,这位心理咨询老师是那样自然的拿起了桌上的电话,几位小姑娘还以为她有什么急事。没想到她对着电话筒说,哎,李老师你下来一下吧,解铃还需系铃人,你的一位学生找到我这里来了,你怎么那么让学生怕你呢?来吧,下来吧,我们一块与她谈谈。

几位小姑娘傻眼了,走也走不得,僵直在那里。结巴的姑娘脸色惨白,小手发抖。班主任立刻就到了,寒暄几句后,一边领走了结巴的姑娘一边说,走吧!我与你单独聊聊。两位陪她的同学看到她的脸颊上已经留下了一串泪水······

这尽管是好多年前的事了,但应该是应试教育的一个典型案例。学生与老师都可以理解,都有压力。

再说一件眼前的事。最近,我在一所大学里听了一位全国“211工程”重点大学博士、教授的报告,讲的是国际问题,而我却记住了他讲的活生生的例子。他说,他现在是手机上的什么上网功能全关闭了,不愿意交那个钱。但同学们都是3G手机了,他在布置随堂作业时,就看到学生们大都低着头用手机上网查答案。等结果出来了,学生们的答案惊人地趋于一致。他甚至笑着说,外教们布置作业时叫写一篇自己母亲的文章,结果作业内的母亲的形象又是惊人的一致,什么微笑的眼睛了,勤劳善良了。外教说,你们的家庭好大啊,妈妈有这么多的孩子。

他的例子也没有什么新鲜的,但是他举这个例子时的口吻是让我惊讶的,因为他谈笑风生的口吻里没有有什么批判或气愤的味道,而只是在传递一种让大家一笑的信息。

就在今年夏天,我在南方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校园内的许多公示栏中,看到就在盖有校方公章的校务事宜通知单的边上,密密麻麻地贴满了替学生写毕业论文、发表文章的海报,当然是要收费的,而且私下里有市场行价。这样的东西我早年在大学里听到看到的多了,而如今替大学生写收费的毕业论文这一行已经成为社会上一个相当规模的产业了。

这样看来,不是我们的社会存在什么假牛奶、假服装、假政绩的问题,或者说我们应该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去解决问题,而是我们在成批成批地制造问题,制造懒惰,制造虚假。

一个社会如果成批地制造懒惰与虚假,那还会有希望吗?还会有乔布斯冒出来吗?!

但是,与外教打过交道的大学生都知道,你别指望通过请人家吃饭、送人家礼物、与人家套近乎,而想在考场上作弊时让人家通融过去,他们在教育问题上是“六亲不认”。你就是他的朋友、儿子,判卷子时该不及格还是不及格。而且,他们最痛恨或者说最瞧不起的就是考试、写论文作弊的学生。这是人家的文化传统与教育理念。

为了我们未来的“乔布斯”,你同意将“施肥培土”变成“换土”吗?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b3fb43166d224f4a34ca635709f790529822d126.jpg

  改变世界的乔布斯(照片来自百度)

 

                                                                     

                                                    2011-11-7夜于中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