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电视学管理:唐朝的组织机构是什么?

(2007-05-08 14:04:48)
分类: 热点乱弹

近来<贞观长歌>热热闹闹地没完没了地在热播着,人们被剧中的李世民的雄才大略、安康公主的机智聪明、那一帮老臣的沉稳干炼所折服,时不时也会想国家的大事,也会时不时也会想想自己在公司里的小事,但是面对一会儿尚书、一会儿宰相,一会儿县令,一会儿县丞,也会不由想到到底唐朝那“官”是怎么设的?

 

笔者也是带着这样的疑问看电视剧的,但做为一个管理咨询人员,却是另一番思考的道理,唐朝的组织结构是什么样子的,岗位又是如何设置的?唐朝的职位序列和薪酬序列是怎样的?唐朝的监督机制是怎样的,有那么完善的监督机制,又怎么会出现后期的安史之乱?唐朝的治理机制是怎样的,怎么会出现后来的外戚当权、内宫主宰?从历史文献、互联网上传说、小说故事等多个渠道挖掘一下其中细节再结合一些管理学知识进行分析,应该会很有意思。

 

今天首先来探讨唐朝的组织机构及岗位设置。

 

1、组织体制的概述

 

唐朝实行中央集权管理,由中央系统和地方系统组成。

 

中央系统:三省六部一台五监十寺。也曾设有秘书省和殿中省,但作用不大,故常被忽略。其决策方式由政事堂会议决策。政事堂:相当于决策委员会。

 

地方系统 设州县两级制,下面还有乡、里两个基层组织,这样实际上即中央、(道)、州、县、乡、里这样的组织系统。其中唐太宗时,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把全国划分为十个监察区,称为道。

 

2、中央系统组织机构简图

 (可惜,画好之后显示不了)

 

用文字表示如下:

 

                 皇帝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一台  五监  十寺

                

            吏部、礼部、工部、刑部、兵部、户部

 

其中:六部归尚书省管理

 

 

3、三省六部一台五监十寺的构成及部门职责

 

三省

中书省:决策机构;

正职:中书令

副职:中书侍郎

下辖:中书舍人、右散骑常侍、右谏议大夫、右补阙、右拾遗、起居舍人、集贤殿和史馆(机构)

 

门下省:复核机构;

正职:门下侍中;

副职:门下侍郎

下辖:给事中、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补阙、左拾遗、起居郎、城门郎、符宝郎、弘文馆(机构,掌管图书、礼仪、制度沿革等)。

 

尚书省:执行机构,下设六部。

正职:尚书令

副职:左仆射、右仆射

六部各设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六部

正职为尚书、副职为侍朗

 

吏部:相当于人力资源部;

   下设:主事、令史、书令史、制书令史、甲库令史、亭长、掌固等。

礼部:类似于公关部,主管礼议,含与国外使节的礼仪;

刑部:类似于法院系统,主管案件的审理,大案及平反案归大理寺复核。 

户部:类似于财政部,管户口、经济、财政;

   下设:主事、令史、书令史、计史、掌固。

工部:类似于建设部;

兵部:类似于国防部。

 

一台:一台即御史台,掌监察中央和地方官吏,参预大狱的审讯

御史台下分三院:

1)台院侍御史,负责纠举、弹劾朝廷百官。

2)殿院殿中侍御史,掌殿各种仪式。

3)察院监察御史。

  分为左右御史。其中左御史:监察中央政府官员,主要是尚书省六部官员,中书、门下省不在监察之列;右御史:检查各地方官员,全国分十道,每道一个,称“观察使”。

另外,散骑常侍、谏议大夫和补阙、拾遗也是专门的谏官。以“犯颜强谏”著称的魏徵,就做过谏议大夫。并形成了“谏官随宰相入阁议事的制度”。

 

五监:

国子监:掌文教;

少府监:掌皇家手工业生产;

将作监:掌土木工程;

军器监:掌制造军器;

都水监:掌水利建设

十寺

太常寺:即掌礼仪祭祀的,

光禄寺:掌皇室酒醴(lǐ李)膳羞;

卫尉寺:掌兵器仪仗的

宗正寺:掌皇族谱籍的

太仆寺:掌皇帝车马和国家牧政的

大理寺:掌刑法断狱的

鸿胪寺:掌国宾、礼仪

司农寺:掌国家仓廪储备

太府寺:和掌财货,贸易。

 

4、地方系统

 

1、一般地方州

统管者:刺史

下辖:

   实职:判司(含司功\司仓\司户\司法\司兵)

   虚职:别驾、长史、司马,主要是中央安排闲人所设

2、京城的州叫做府

统管者:牧  一般由亲王任职

实际管理者:府尹

下辖:少尹、司录参军等

 

统管者:县令

    下设:

      县丞:类似于副职

      县尉:催征租赋

      主薄:掌管文书簿计

 

4、品阶及名称系列

唐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同于现在,她的职位\品阶\功勋彼此相关,但不重叠.许多时候,职务与品阶并不一致。

文官品阶及其名称如下(仅查出了前十项):

1、正一品:太尉、司徒、司空
2、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
3、正二品:特进
4、从二品:光禄大夫
5、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
6、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
7、正四上:正议大夫
8、正四下:通议大夫
9、从四上:太中大夫
10、从四下:中大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