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一个共享的文体活动中心

标签:
普陀区文体活动中心篮球馆舞蹈房利国利民 |
分类: 纪事 |
字母rlyuan新浪博客
一楼就是一个极宽敞的通道,指示牌标着通往北广场、南广场。另半边标着商场,闭门落锁,黑灯瞎火,大概招商无着。果然不见一个人影。
爬上二楼,灯火通明,同样极宽敞。看到有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篮球馆、舞蹈房等,但除了篮球馆有人活动,其它都没看见开门。人迹除了保安保洁,门可罗雀。 应该还有三楼,但自动扶梯前都拦着禁止通行的红条。
我是盲人摸象,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觉得全场都太冷清了,有点怪可惜了的。不知道节假日是不是会好一点?
经不住老毛病又来了,议论几句。
上海人最讲实惠,这样的汉堡我觉得一点勿实惠,远不如雪菜肉丝面。不算土地价值,光建安、装饰、设备等建设费用,这个中心恐怕至少要几个九位数。这九位数决策前是不是与普陀区市民商量一下,把钱花在刀口上,用在老百姓最迫切需要的地方?
升斗小民,鼠目寸光,瞎想,能不能和澳门、新加坡那样,不绕这个弯,直接让老百姓分享那份福利?听由 百姓自己做主,买甜的咸的、买毛的棉的、买住的用的、买旅游买补药......莫不皆大欢喜?当然,我也并不知道,人家根本没有越俎代庖,而是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再三商量、反复研究、郑重审批的。
投资一个大型建设项目, 要劳心费神签多少合同文本,可以带动多少上下游产业哦。设计、机施、运输、材料、设备、水电、气暖、人工、核算、审计等等,企业有订单、职工有饭碗、国家有税收、环境有形象、市民有共享,促进消费,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利国利民!











老归老,好奇不改,贪小不改,走过路过,看到新鲜,绝不肯错过。
去参观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高德导航指示步行500米,路过一个大型建筑,蛮“汉堡”的,又夹培根、又夹煎蛋、又夹牛肉,又夹生菜,又夹西红柿。建筑物是什么标记也没有,不免好奇,询问保安小哥:“这是一个什么机构?”
保安小哥见问得莫名,反问:“你要干什么?”我答:“不干什么,就是问问。”保安小哥释然:“运动机构。”
听了,依旧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只好点点头。走吧,到路口拐角,一看,哦,原来是“普陀区职工文体活动中心”。
正端了个手机在打量,一位资深美女见了,热心地和我说:“我刚刚从里厢出来,老灵格,人啊唔没”。哦,有此等好事,不看白不看,进去瞅瞅。











(谢谢来访)
前一篇:青浦一日——水城门的前世今生
后一篇:补一张普陀区文体中心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