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面朝天的正仪老街

标签:
鹿野苏州轨交11号线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上塘街正仪火车站 |
分类: 旅游 |
字母rlyuan新浪博客






























正仪,地属昆山市巴城镇。正仪人很骄傲,声称远在春秋时期,这里已经有名为“鹿野”的行政建制。然后到了东晋叫星溪,到了公元507年叫信义,到了公元1661年叫真义,到了1949年,尘埃落定,正式称正仪,可见渊源之流长。
正仪,还在绿皮慢车到常州三块、棚车一块五的年代,是个沪宁线上的三等小站。到常州三块六的绿皮快车、四块二的特快根本不停。那年月,以我们家的经济条件,回乡只会坐慢车,逢年过节甚至还坐棚车,正仪,一年几回路过,前有陆家浜、昆山,后有唯亭、外跨塘,然后苏州,记得牢牢的。
到了现如今这把年纪,日子不单是快是慢的问题,更是稀松空虚的问题。趁脑筋还没有彻底糊涂的辰光,想精想怪总要去填补,以免脑细胞快速垮塌。上海地铁11号线连通苏州轨交11号线已经八个多月,甫一开通,上海的老头老太成群结队游苏州,挤翻这一路地铁。如今高峰过了,我也想去看看,不去苏州,就选正仪。
两个11号线乘下来,还是费时,不过的确方便省钱。尤其苏州轨交11号线沿途的站名,一路过去,满眼是桥、溪、泾、河、潭、浦、湖,淋了一身湿漉漉的江南水乡韵味;还有集善、菉葭、兵希、绣衣,不是像诗经一般美,就是如道德经一样深,由此可见苏南地域的文化积淀之厚了。
到了正仪出站,高德告诉我,这里到老街还有1.2公里;钓鱼的老翁告诉我,不远不远,往南两个路口就到了。好,步行!其实沿途风景很好,还有,不到老街就有“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值得一看。博物馆旁边是以种植并蒂莲闻名遐迩的东亭园,虽然古迹新建,也有看头,然后才跨进正仪老街的牌坊。
正仪老街真正是素面朝天,清清白白,简简单单。
一条市河把老街分成了上塘街和下塘街。上塘街保持了老街本色,原汁原味,朴素得紧,没有太多粉饰。两边的房子大多是清末民初所建,挨得很近,中间隔着一条温润的石板街。老房子里开着几家小铺子,经营着青团之类的传统食品和日常生活商品,几乎没有旅游商品。老街居民悠闲的香香太阳,一点没有卷的模样,因为难得见到我们这样背着相机的游客,常常有人主动地与我攀谈攀谈,说一说老街往事与正仪名人,叹一叹岁月沧桑和时代变迁。
我想下塘街原本也应该如此的,就和乌镇东栅一样。可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了发展经济,拆了临河一面的房子,拓展了地面空间,现在看来是非常小城镇了,少了内涵老味,难看而实用。
沿着上塘街往北走三四百公尺就是老正仪火车站,还保留了英国人建的砖结构小平房和日本人修的木结构老板房,现在都用铁丝网栏了起来。太简陋了,除了怀旧,实在没有看头。不过不需要走回头路,穿过一片很田园、很自然的绿地和树林,就是地铁站了。






























(谢谢来访)
前一篇:去年房车博览会的一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