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曼谷见闻录——夜市万花筒

标签:
活色生香拉查达火车头夜市河边摩天轮夜市水门市场烟火气 |
分类: 旅游 |
字母rlyuan新浪博客













































(谢谢来访)
孩子是个市场控,在曼谷八天里我们由孩子带着逛了许多市场,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除了以前写过的王朗市场、加都加周末市场、帕帕雅古董市场、吞武里海鲜市场、席娜卡琳古着市场、考山路市场以外,还去了拉查达火车头夜市、古堡夜市、河边摩天轮夜市、帕蓬夜市等。但赫赫有名的丹嫩沙多水上市场没有去,孩子说那河道太窄、河水太脏不安全。还有脍炙人口的美功铁道市场没有去,因为火车来往时间不好掌控。今天我把这些剩余的市场煮成了一锅大杂烩,端上来奉献给朋友们品尝。
依我看,曼谷的市场,尤其是夜市,不仅是一种商业模式,更是非常适应当地民风民俗、生活方式、经济水平的文化现象。所以,各类市场才会那么兴旺。
比如,夜市就非常适合气候炎热的曼谷。我们那几天,白天气温都高于36度,这样的市场大多没有空调,每次走得汗流浃背。到了夜幕降临就不一样了,高温退去了,自然凉爽许多,逛市场就自然成了惬意的事情。
比如,夜市里因为暮色的屏蔽,不用遮遮掩掩,人们很放松。无论贫富与否,社会地位高低与否,都可以享受到白天里没有的乐趣,找到自己适宜的定位。
比如,夜市里物美价廉,品种丰富,应有尽有,很低的消费价格就能够满足自己全方位的精神物质需求,何乐而不为?
尽管各个夜市经营商品有所侧重、各有经营特色,但是在我眼里根本分不清,统统只有一种地道市井气、烟火气,熙熙攘攘的人流里、鳞次栉比的商铺里,隐藏着老百姓过日子的本真。逛吃、逛喝、逛购、逛玩、走走看看,谈笑风生,率性、随意、自然、原味、活色生香,到处充满了生活气息,市场成了最是可以窥探曼谷地方风土人情的地方。
我们在流光溢彩的黑色天幕下,跟着感觉走,脚步越来越轻松。蘸着泰式的特色蘸料,吃火焰山排骨、吃烤鱼烤虾、吃芒果糯米饭、喝冬阴功汤、喝原只椰子水、喝花式繁多的水果冰沙;买银饰工艺品,买纪念T裇衫,买水货名牌;听流行歌手弹唱,与本地人拍照合影;比划着手势,操着蹩脚英语,讨价还价,舔口水数泰铢;一时间,自如怡然得忘乎所以。
那场景、那感觉有点像当年在贵阳孟关赶场,蹲在地上与苗族布依族老乡讨价还价,有点像跟着父母亲回常州老家过年逛年货市场,听着乡音,说着方言那样的接地气。逛曼谷市场,好像不是去旅游,而是回到了那年那月的随意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