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力,一瞥入眼,再看入心(上)——又去俄罗斯(四)
标签:
青年广场蓝顶教堂光荣广场金顶教堂阿穆尔沿江公园 |
分类: 旅游 |
伯力在海参崴的北边偏东方向,毛估估距离大概有七百公里左右,我们是坐夕发朝至的火车沿西伯利亚大铁路去的。在海参崴火车站俄罗斯导游带着我们三拐两拐,也不检票,也不安检,直接就到了火车边的站台上。不过上车是由俄罗斯女列车员用手机一个个对过火车票才能上去的。
从来没有坐过歪果仁的火车,蛮新鲜好奇的。软卧也是四个人一间,格式和国内差不多。不过,每个铺位上有一套包括毛巾在内的洗漱用品,一双拖鞋。开车一小会,列车员像灰机上一样,推着小车来给每个人发了一套吃的东西,有水有面包有糕点有巧克力有小零食,很意外。供应的饮用水有冷的、也有热的,各归各。不理想的是洗脸池在厕所里,使用效率太低了,早晨排队长得三转弯。
▲ 左图是海参崴火车站站台。右图是列车上发的食品。“黑咕隆咚咕隆咚,黑咕隆咚咕隆咚”,火车行进在地广人稀的远东土地上,窗外黑咕隆咚的什么也看不见。途中似乎停过几个站,不知道哪里是哪里,早上醒来就到了伯力了。
▲ 眼睛一睁开,看到窗外的西伯利亚远东地区景象。
▲伯力火车站站台上。
▲伯力火车站
▲伯力火车站前广场上的哈巴罗夫雕像。这厮是一个厉害角色,横蛮不讲道理,当年带了150人武装入侵,打响了攻城掠地的第一枪。回来看看地图,我们仅仅丈量了伯力很小的一个区域,连繁华的商业大街都不知道在哪里。不过我们走过的地方都是伯力旅游的精华,一瞥就入眼,再看就入心。感觉,伯力要比一般小家碧玉还入眼,有书卷气,有清丽感,有素雅相。可是因为那两个看到的雕像和一个没有看到的穆拉维约夫雕像,伯力又让人惊心,羸弱贫穷愚昧,就要被欺挨打。
来,请随我随随便便、马马虎虎看看。
▲青年广场,又叫共青团广场。这是广场上的内战英雄纪念碑,为纪念战争中牺牲的红军烈士而建。1918年到1922年,苏俄内战期间,高尔察克麾下的白军在这里遭遇毁灭性的打击。
▲
▲广场上的圣母升天教堂,也称蓝顶教堂。东正教里凡是蓝顶的教堂都和圣母有关,和圣母有关的教堂一定是蓝顶。蓝顶教堂立面有点花俏,比较适合女同志。
▲青年广场也是伯力市民的政治文化活动中心。那天我们正好遇到了市民们在举行那个活动,活动内容一看就懂,不说了。
▲美女们为了就业加薪也是蛮拼的。
▲
▲老人牵了一头麋鹿供人拍照,有好几种方式,明码标价。
▲青年广场附近一段沿江公园风景。
▲同上
▲沿江公园边上是一条很幽静的街道,慢慢走走很享受。图为阿穆尔地区军史博物馆。
▲远东美术馆
▲这一脸狰狞的家伙有人叫迪亚琴科夫船长,有人叫博亚尔科夫船长,还有人叫伏耶科夫船长,当年带着一彪人马以经商为名,烧杀掳掠,占领了这块地方。就是下图里黑黢黢的那一位。
▲不知道是警察和辅警、还是公安和保安?路边的两位大盖帽正聊得高兴。
▲离开青年广场,大巴送我们到了光荣广场。光荣广场又叫军事荣誉广场。广场上高耸的是功勋纪念碑,纪念苏联时期的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碑上有英雄模范的姓名,墙上有功勋奖章的模型。
▲广场上还有二战烈士纪念碑。
▲顺着纪念碑两侧的台阶下来,可以到纪念碑的正面。
▲纪念碑气势雄伟庄重,极具震撼力感染力。
▲正中旗帜状的红色花岗岩构成纪念碑的主体,纪念碑前熊熊燃烧的长明火经久不熄。
▲纪念碑两边的黑色花岗岩碑体镌刻着苏联二战时期在远东地区牺牲的所有烈士的英名,象征烈士英灵永垂不朽!
▲姑娘小伙子很热情,主动比划着和我们合影。
▲二战烈士纪念碑正对面还有这样一座纪念碑,为纪念远东地区在1978年至1989年期间牺牲的烈士而建。不知道为什么1978的9字刻成斜躺的?纪念碑名单里还有三位在黑龙江珍宝的岛战斗中阵亡战士,算是精忠里个报国、各为那个其主吧,我们看了也只有呵呵了。
▲其实一到光荣广场,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一座金光闪闪的主显容大教堂。金顶教堂四平八稳,恢宏敦厚,很标准的东正教教堂建筑,和海参崴的金顶教堂如出一辙。据说,建设这座教堂里里外外用去了三吨黄金。
▲我们到达时正好赶到了一个时辰,教堂里的神职人员敲响了钟声。钟声节奏震荡悠扬,极悦耳动听。呵呵,听到教堂的钟声,总让人想到阿西莫多。
▲东正教堂没有塑像,只有画像。不设座椅,祈祷和布道都是站着。
▲
▲金顶教堂不远处有一座小礼拜堂。建筑金色塔顶、绿色屋顶,白色墙面,线条有韵有致,很漂亮。
▲各式栏杆是金顶教堂平台上的,和小礼拜堂一起给人一个很协调的美感。
▲
▲小礼拜堂大概刚好有一个活动结束,大家走出来在主楼台阶前合了一个影。
▲合影结束,我估计应该去参加会餐了。
▲我们又游览了居于光荣广场这一段的沿江公园。
▲黑龙江江水滔滔,对岸应该是我们的抚远市了。(谢谢赏读。未完待续)
前一篇:圃里秋霞,美成了三幅画
后一篇:银杏树和柳树的随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