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的“青釭剑”也作“青虹剑”未必是笔误
(2012-05-01 14:26:49)
标签:
三国赵云兵器剑三国演义文化 |
分类: 杂谈 |
长坂坡一役赵云夺自曹操的“青釭剑”,有很多文章中写成了“青虹剑”,我以前一直认为是因为字形接近而导致的笔误,因为“釭”字并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字。但最近看到了一些版本(当然也是正版)的《三国演义》中就是印做“青虹剑”,我想正规出版社不至于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吧?
于是在网上找到了这么一篇文字——赵云在长阪得青虹剑,“砍铁如泥,锋利无比”、“手起处,衣甲透过,血如涌泉”;后来截江夺阿斗,“掣所佩青虹剑在手”、“一手抱定阿斗,一手仗剑,人不敢近”。至于随从过江,“带剑而入,立于玄德之侧”;孔明哭周郎,“赵云带剑相随”;南征擒得孟获,“坐于大旗下,按剑而言”,若也是同一口剑,则青虹宝剑陪伴他近二十年。
青虹剑也有写作青“釭”剑的,未详孰是;但釭意指灯,诗赋中有金釭、银釭、兰釭,未闻“青釭”。而虹意指日晕,“青虹”更是史书确有的名词,《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晋纪》:“晋定公十八年,青虹见。”《后汉书·孝灵帝纪》记载公元178年:“秋七月壬子,青虹见御坐玉堂后殿庭中。”古人相当重视天象所代表的征兆,最常被记载的虹则是白虹,尤其是“白虹贯日”,大凶。《战国策·魏·秦王使人谓安陵君》记载:“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永嘉二年1月戊申日、2月癸卯日,白虹贯日,占卜说:“白虹贯日,近臣不乱,则诸侯有兵,破亡其地。”而后天下大乱,永嘉五年,洛阳城破,怀帝被俘,为永嘉之祸。
从以上文字看,似乎“青虹”是正名,“青釭”才是笔误?不过大多数版本的演义还是作“青釭剑”的,因为此剑似乎并非正史所记载,而是小说家的创造,是“虹”是“釭”,可能是版本传抄中出现的不同名称,不能简单以笔误视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