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潘佳梅
潘佳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29
  • 关注人气:2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解与支持

(2012-03-20 10:15:41)
标签:

教育

分类: 人生感悟

很多人往往自己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尤其是认不清未来的时候,身边总有一些所谓“为了你好”的人告诉你,这样不行,这种方案不行,这件事不适合你。

而恰恰这些人可能都是离你最近的人。

于是,那时自己的意志力还比较坚强,但经不住这样的暗示,便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被瓦解了,便放弃了自己曾经的愿望,守着那个并不属于自己的“梦想”。

多少年后,发现自己当年执着地想追求的东西,在别上的身上成功地实现了,便后悔莫及,悔恨当年没有再坚持一下,没有所谓地“犟”一下。

于是,眼看着别人那不为人知的成功,而自己内心里隐隐作痛。

的确,我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并不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却因为自己的现状,想改变却依然在原点并不充实地活着。

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成功,在父母那一代人眼中便是你能创造多少利润,通俗地说,就是你能赚多少钱?

虽然说,赚钱的多少与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并不矛盾。

现在中国的很多农村人的观念,那种相互攀比,相互吹捧的风气并没有荡然无存,甚至最后的落脚点便是把焦点对准了自己的子女身上,认为子女读了个大学或是研究生便有了希望,殊不知自己的孩子还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拼命地挣扎。

一个朋友跟我聊过,说他老家的人把他们吹得年薪多少多少?在老家算是赚足了面子,却不知道孩子在外面打拼多么地不容易。

上次,我在网上看过一些调查,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回老家过年,因为算了算走戚访友,要花一大笔钱,必定那是家人一年的期待,当然,这也没有人向你索取,也许是自己认为的这种传统的观念依然在潜滋暗长。

记得我那当了多年干部的外公还在世的时候,总夸我父亲工作做事求“稳”,循序渐进地向前走。

殊不知这个“稳”字同样让他错失了很多的机会。

我的二姨夫,同样是我外公的女婿,便一直不甘心,做了十多年的水产养殖,辞去了在众人眼中铁饭碗的教师工作,当时,我们家族很多人不看好他,尤其心疼我的二姨妈跟着他住在四面不见一户人家,放眼望去全是水的小房子里。

这几年,吃着他们送的螃蟹,眼看着他们的“事业”,不知大家有没忘记当年个个劝他放弃还轮流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的情景?

对于80后并不年轻的我们,又何尝不是?

很多人起点低,怀有颗不安分的心,却无力选择自己的路。

的确,

一句话可以滋润一个人,一句话同样可以让一个人迷失;

一句话可以成就一个人,一句话同样可以让一个人沉沦。

我想对时刻关注80后的亲人说:

有时候,理解与支持并不仅仅是给你大量的资金;

有时候,理解与支持并非是动用多少关系,给你找份安稳得让你窒息的工作;

有时候,理解与支持就是不在你面前炫耀别人家的孩子拿多少工资;

有时候,理解与支持就是不在你面前评价工作的贵贱,其实工作本没有贵贱之分,而尊重内心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原来,理解与支持就是一种无言的祝福,这就够了。

我想对年轻人说,无论何时何地,自己想改变的时候,就不要放弃,必定等自己回头再来的时候,有些东西已经不在了。

就像当当网总裁俞渝说过一句话:当当网有很多关于创业的书,如果你想创业,现在就做,别等把那几百本书都读了……

http://s16/middle/55e00beahbba352411d6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