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从潘蓉共同成长的日子
(2011-11-27 01:14:47)
标签:
杂谈 |
分类: 家有小童 |
虽然自己年岁不大,没有太多教育孩子的经验,也没有什么教育孩子成功的案例,但自己一直有颗热爱教育的心,足以让自己和孩子共同进步!
08年,从潘蓉就转到扬州康乐幼儿园上中班,当时因为考虑到妹妹在江都乡下开店,城市的教育条件要比乡下好,而且有我这个一直比较欣赏她、支持她的大姨,加上我的儿子那年出生了,我妈妈必须要来我家帮忙带儿子,与其帮忙带一个,不如把蓉蓉接过来一起带,其实,我妹妹也经常过来看孩子。
在亲戚朋友眼中,从潘蓉一些习惯还是比较好的,于是他们把所谓的“功劳”都归到我头上,而且还把我形容得很伟大,很苦,很累。其实,这几年,因为蓉蓉,我真的收获了太多太多,内心的喜悦早已冲淡那些为她做的一件又一件小事,多次的感动早已超越了我这个身边很多人都知道的大姨的角色,也真正明白了其实“付出”意味着就是“收获”。
做了几年蓉蓉的家长,今年又做了一弛的家长(因为儿子上小班了),我自己真的也挺忙的,尤其是两个孩子的成长,也真的希望两个孩子都有一个好的将来。
这几年和从潘蓉共同成长,无论是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我忍不住想记录下来,同时也激励我不断前进。
一、成为孩子人格的榜样
曾经也想辞职全心全心带孩子,或者说在曾经的那份轻松的工作中悠闲地渡过每一天。但我终究明白,一个连自己都不知道为自己的理想去作一次努力的人,又怎么能去要求孩子去坚持自己的梦想呢?
于是,因为孩子,我的生活也有了方向,虽然不能和别人比财富荣耀,但至少不会像以前那样茫然,总沉浸在空想与慌乱之中。
其实有的时候,我也并不在乎为孩子准备了多少吃的,甚至有时因为太忙还会无可奈何地让她饿会儿肚子,但在她的眼里,必定大姨是认真做事情的。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她也表现得比较懂事,从她的日记中也会感受到她对我的理解和感激,这就够了。
二、书永远是精神的食粮
我很遗憾,当年自己五年级之前没有看过任何一本课外书,初中毕业之前也仅看过几本作文书。后来,渐渐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尤其是现在,常常觉得自己词穷言尽,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通过书我才知道,真正有文化底蕴的人无不读很多书的,新东方的俞敏洪大学里总共读了八百多本书,至今依然保持看书的习惯,王强家里的藏书量更是惊人。如今,我只能抓紧突击,只要能意识到,也许为时不晚,有时却总能在管理工作中起到“咖啡加点糖的感觉”。
我也看过一些教育类的书,其实每本书都是作者经验的总结,都有它的亮点之处,常常因某一本书满腔热忱,却又稍逊及逝。常常觉得书中的某个案例真不错,原来是这样的,却并没有付诸实践而消失了。还好,我总能不断地从一些书中挖掘到我想要的东西,我想,这是一种收获。
因此,必须抽出时间给孩子借书,而且基本由我决定,因为他们还小,并不知道哪些书真的能触动他们的心灵?虽然我一般都会借一些经典的书,当然,也有他们不喜欢的,这也没有关系,实在不喜欢就少看或者不看,但如果我不努力跑那么多次图书馆,我想蓉蓉根本不会发现自己那么喜欢看《青鸟》,或许永远沉浸在当年那个幼稚的《喜羊羊》中?一弛根本不知道那本《爷爷一定有办法》那么有趣?我也不会和孩子一起从《第五个》的最后一页找到有趣而又意想不到的答案?
三、方法永远比问题多
平时,我的工作比较特殊,常常忙得顾不上蓉蓉和一弛,但经过仔细思考后,作了如下安排:早上起床的时候陪一弛读会儿书,主要是希望能养成好的习惯。
然后,先送蓉蓉上学,每天到校门口一定问她,大姨对你提出的几点要求:
1、
2、
3、
然后,回来尽量接一弛上学(有时我妈妈送),他到现在才完全放松地进入班级,之前,总因为他早上不情愿地去上学,而一天总会不自觉地想起孩子,有出于一个母亲的担心,有亲自想看着他进入班级的踏实感。
下午,接蓉蓉的时候,在我的电动车上,她会先告诉:今天在学校里的收获,老师讲了什么?有时甚至连一个成语都描述得惟妙惟肖,于是,我知道她应该认真听讲了。更重要的是,我也会学到新教科书上的知识,比我们当年生动多了。复习了课文,还能锻炼了表达能力。当然,如果在家里仔细和孩子沟通、交流也许会更好,但我必定没有时间啊,所以,蓉蓉的复习当日知识就在马路上了。
做完作业读完书回家,最近,我和蓉蓉商量好回家要给她弟弟讲一个书上的故事,或上一节课,虽然她弟弟常不配合,我希望蓉蓉能尽自己最大努力完成这个暂时比较“艰巨”的任务,必定,我每天回家基本上都九点了。
四、关于兴趣班
目前我给蓉蓉报了练字和围棋兴趣班,虽然她以前也学过一些,倒不是她没有坚持,她也学得不错,有我没有时间接送的原因,也有我自己的判断,觉得她有时挺好动的,应该学点静下心来的东西,也许会更专注。而且,我固执地认为,一个孩子字应该写好,字如其人(不过我的字却有点惭愧了,所以,自己应该也要练字了),而且,练字是一项长跑,不是短期内就有效果的,但愿蓉蓉坚持到底。
围棋不仅能拓展思维,更重要的是锻炼她的心理,对输赢的态度,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心态。
当然,每个兴趣班都对孩子有好处,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谁能保证他们的将来呢?
五、关于考试分数
我承认我是个俗人,也会不自觉地在意蓉蓉的考试分数,她考98我不怪她,她考100分,我也会替她高兴。曾经因为她粗心导致的错误我批评她后我自己有过愧疚感,认为成人比成才更重要,不应太看重分数。但现在想想这似乎并不矛盾,鱼和態掌是可以兼得的。虽然知道鲁稚的《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但我希望她学习好,品德也好,有一句话说得好:“让标准成为习惯,终将受益一生”,要求一个孩子,或者说一个人,追求上进,没什么不好!
我想:今天写了这么多,生活中和蓉蓉成长的点点滴滴带给了我们这个家无限的生机,写这么多不认为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都是正确的,只是一个不完美的人从内心里想引导两个不完美的孩子走向完美!
自己已过而立之年,孩子渐渐长大,突然想起有时我下班回来,刚到楼梯上,看到门口两个孩子洋溢着笑脸,做出“迎宾”的手势,“妈妈你请!”“大姨你请!”于是,那种幸福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