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渡西陵峡

标签:
西陵峡宜昌嫘祖 |
分类: 山水情怀 |
稳渡西陵峡
李敏效
从重庆出发乘船到达三峡大坝,大部分人会误以为走完了三峡的全程,实际上西陵峡还在大坝之下,葛洲坝之上,人们把这一段称作两坝一峡。西陵峡因西陵山而得名,虽江面宽阔,却以滩多水急而闻名。
因为洪期葛州坝畜水,峡江的特色一点都看不到了,船虽说是行进在长江上,其实是航行在水库中,水面开阔,山岭只露出个头,大部分浸泡在水位以下,峡谷变为开阔地,绝壁隐藏水下边,山岭变成低矮的土丘,险滩更看不到半点踪迹。江面没有波浪,楼船在水中平稳的航行。由于山峡大坝泄洪,水的流速加快,深度增高,船速也格外快,比平时早到达一个多小时。
江中黄色的泥水流淌,岸边低矮的青山缓缓退后,背依青山面临江面的是一排排白色的楼房,最引人注目的是房上“三峡人家”的大字,那是一个标志,也是一个保证,我们真正来到了三峡,靠近了三峡的土家族村民,体验了一次水上之旅。像腰带一样缠绕在山间的是高速公路的高架桥,沟通了深谷与山外。这里不仅有水上的运输,还有了陆上的交通。坐在一楼大厅,欣赏着船上土家族的歌舞,仿佛把我们带进了少数民族的生活圈。望着窗外的山岭变幻多姿,如冠盖,如船头,如石笋,如老翁,如佛陀,如睡美人,绝壁挂着绿松,灰绿相间,水面倒映阳光,银光闪闪。
忽见岸边一个二层的城堡,青砖高筑,古色古香,上书西陵峡,女墙参差,长廊凉亭临近水面。这里或许就是古代船家必经的歇脚之地,补充饮食用度,歇上半日,再拉纤上行,或顺流而下,进行物资的交流,满足生活的用度。西陵山上一座大殿,金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有人说那就是嫘祖庙。为纪念黄帝正妃嫘祖而建,她养蚕缫丝,母仪天下,保佑行人,福泽天下,得到人们的敬仰。
不多时从船的右侧就可以看到葛洲坝,高大的铁塔,船闸的高柱,坝外林立的高楼。大船缓慢地进入到船闸的窄道里,门框像一个取景框,透过它可以看到刚才江面的局部,令人恋恋不舍。一会儿那两扇灰色的大门缓慢的合拢,关得并不严实,和门框并没挨着,一股细流从门缝里向里迸射,但在水压的作用下,细流几乎停滞,船体缓慢地下降,旁边石壁上的水痕逐渐上升,需仰头才能看到上水位线,船渐渐的停下不动了,不知啥时候解开了旁边的钢缆,船只缓慢地冲出了闸门,到了新的天际。由于江水暴涨,上下水平面的落差变小,船只过闸也显得很快。
船舱里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的演员意犹未尽,又演绎着葛洲坝水电人艰苦创业的历程,辛勤工作的英姿。对三峡水电的顺利建成,积累了经验,树立了标杆。葛洲坝的创业者付出的艰辛,令人铭记难以忘怀,天下的劳动者,都是人们的功臣。
看着前面的跨江斜拉大桥,我们也即将结束这次航行。不知不觉中船已经抛锚,看着涌动的水流,还误以为船在继续行进,坐在船上好一会忘了下船。
2024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