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极峡穿行

(2024-06-18 15:44:22)
标签:

丹江口

石鼓镇

太极峡

分类: 山水情怀

太极峡穿行

李敏效

丹江口的太极峡,如羞涩的一位美女藏在深山里不为人知,一旦被人发现揭开了面纱,则美得不亦乐乎。峡谷以秀见长,以绿色为主调,为太极图为文化符号。6月半,我们30余人来到石鼓镇,游览了太极峡。

跨过石拱桥上的太极门石牌楼,看着桥下碧水缓缓地流淌,就正式进入了太极峡。碧水蓝天绿树,红日照彻谷底,天光倒影水中,山势腾挪旋转,水随山转,道随水转,悠长而弯曲,峡谷虽窄,却无绝壁千仞,不会遮天蔽日,山不高水不急,树木刚能为人遮挡住烈日,凉风习习,仍吹不干身上的微汗。穿过跨水的太极亭,就从左岸穿到了右岸,道路就在两岸间穿梭。石崖上布满青苔,流水在山谷里跳跃,蹦下石坎,钻过石缝。面对“三道崖”令人深悟,看着瀑潭令人清爽,望着草木令人焕发生机。

峡谷稍宽处,几道瀑流挂在崖间,随着灰白色的悬崖展示着自己的身影,可是悬崖背后没有流水冲刷的沧桑痕迹,应是临时的人造景观,返回时瀑布早藏起了踪迹,不敢让人详加审视了。不过也可荡涤心灵的污垢,冲刷脏腑的尘埃,造就一个纯洁的人。

山顶的彩绘高亭,如一顶皇冠,镇住了这方山水。山谷中有一亭正好上下呼应,阳光朗照,崖壁干燥,题做“绕日亭”,大约太阳一天就在这转圈圈,没有遮挡,我们也绕着它走。与它相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线天,然而丘陵地带的山本来就矮,一线天也不会不见曦月,虽有凉意,仍不显黯淡,流水依然闪烁着银斑。水潭上雕有吐水的龙头,如暴雨般把上游的水洒落到深潭里,激起一堆白雪,一潭微波。

经过本色石雕的青龙厅向山顶跋涉,远离了深谷,远离了流水,远离了阴凉,山梁上是骄阳热风,顺着一组石台阶登到观极亭基座,顿觉清凉,山风也很给力,刚停下脚步,厅内的旋转楼梯就向我们招手,亭子藻井上的太极图吸引着我们,顺着楼梯登顶,俯视山谷,就看到峡谷的主题,两座青山形成的太极图,恰似两颗相对的豆芽菜,豆头相抵,豆芽尾向外。细看路程轨迹,我们从沟口向里绕过这两个大山包,走过了一个长长大大的S形,然而竟全然不知,真是不识峡谷真面目,只缘身在峡谷中。其实还有许多小山嘴,也构成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太极图。

看谷底一段弧形灰白的道路,绕着山转,可以想见我们的全程就是这样绕来绕去的。进来时我们只是闷着头向前走,根本感觉不到方向变化,不知道方位,两座青山勾连环抱,不正是阴阳八卦的太极图吗?我们也感受到了自然的变化,刚才热到了极点,现在坐在八卦亭顶层,屋顶遮阳凉风阵阵,疲乏顿消。眼望峡谷的入口处,狭窄的山谷,又有宽阔的外界。小路连接着大路,溪流汇集成湖泊。要观太极图,还需跳出太极山,从更高远处关照。

下山回望观极亭,青山环抱着它,显得悠闲安静,也是一根定海神针,镇住了那两条跃跃欲试,狂奔出逃的大鱼,让她们躺在了山中,让峡谷环绕着它,道路环抱着它,水流依托着它。两座山就成了山谷中的两颗闪耀的明珠。

 

2024618

太极峡穿行

太极峡穿行

太极峡穿行

太极峡穿行
太极峡穿行

太极峡穿行

太极峡穿行
太极峡穿行

太极峡穿行

太极峡穿行

太极峡穿行
太极峡穿行

太极峡穿行

太极峡穿行
太极峡穿行

太极峡穿行

太极峡穿行

太极峡穿行
太极峡穿行

太极峡穿行

太极峡穿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赏三峡大瀑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