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拜谒太史公祠

(2022-05-20 17:30:16)
标签:

韩城

龙门

太史公

史记

分类: 山水情怀

拜谒太史公祠

李敏孝

趁着旅游日外出,去登太史公祠。来此是一种夙愿,曾几次从高速上擦肩而过,望见山上的雄伟建筑,不由产生向往之情,崇敬之意。下午时分太阳斜射下来,迎着斜阳走,耀得人眼睁不开。老远就看到高大的司马迁雕像,头戴纶巾,身着长袍,宽带扎胸前,左臂微屈,右臂蜷回,手握书卷置于胸前,鞋尖高挑。他深沉凝思,为历史的进程找到一个答案,又趾高气扬,把一切置于脚下。

沿着凹凸不平的司马古道攀登,一块块大石条上留下了历史的沧桑,有车辙,有脚印,有大水的冲刷痕迹,石缝宽窄不等,石头似乎要裂开,道路要垮塌,历史要断代,人们用铁扒子,将石条钉在一起,仍抵挡不了石头的裂开,但有太史公的存在,历史就有了连续性。道路下半截是斜坡,上半截中间则有了一个道凹槽,既是行道,也是水路。走在上面就跨越了几个时代,经受了世纪的轮回,体验到久远的沧桑情调,感受到深深的悲凉气氛。

驿马书信从这里往来,文臣武将,学子商客,都曾在这条路上走过,道路从平到缓,由缓到急,越走越感到跋涉的艰难,历史的伟岸,如今它隐去了其他的功能,专供拜谒司马祠。上面一代代人的足迹,被风雨侵蚀,而永不磨灭的则是史圣的伟业。走过陡坡是更陡峭的九十九级石台阶,令你不由产生高山仰止的感觉。道路两侧是森森的侧柏,如史圣的伟业万古长青。

穿过一道道仪门、牌楼,如同跨越了一个个时代,一步步一直逼近到汉代,拜倒在太史公的脚下。碑林厅后方见太史公祠,一尊彩塑栩栩如生,发髻高绾,史圣千秋,君子万年,穆然清风,五绺的须髯,手中似乎还握着一把玉扇,这是受过腐刑的司马公吗?那时他的男性特征早不复存在,只是眼神里还有发愤著书雄浑状,塑像若真如其人,相比也是受刑前的状态,但却多了一丝忧郁。我们虽不能见到司马迁的真容,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鲜活的司马公在。

绕到祠后,见到太史公墓,据传建于西晋,其后各朝多次进行保护修葺。现在的墓形如一顶官帽,更像一座蒙古包,其实这是元代为司马迁重新修筑的,其后一直保留了这个风格。墓上根据方位刻着八卦,体现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的探索精神,人们也称其为八卦墓。由陕西巡抚毕元书写的汉太史司马公墓碑显然是清代乾隆时树立的,先后由异族人修墓立碑,也可以看出他们对司马迁的敬重和爱戴。墓顶上的翠柏枝丫分为五,人称五子登科柏,如帽子上的顶戴。绕墓盘桓,以示对太史公的景仰崇拜怀念。

站在祠前回望山下,滔滔黄河从脚下流过,永不停息,一座大桥横跨南北,跨越了空间,也跨越了古今,日夜有黄河为伴,当不寂寞,古今有道路相接,当不孤单。山下的广场和石阶,显示出坚实宏达之气。太史公安眠于此,背依青山,眼望黄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他伟大的事业与精神,将永远流传,不可磨灭。一部《史记》,如滚滚黄河永世流传,源远流长,永无绝期。

 

2022520

拜谒太史公祠

拜谒太史公祠

拜谒太史公祠

拜谒太史公祠

拜谒太史公祠

拜谒太史公祠

拜谒太史公祠

拜谒太史公祠

拜谒太史公祠

拜谒太史公祠
拜谒太史公祠

拜谒太史公祠

拜谒太史公祠

拜谒太史公祠

拜谒太史公祠

拜谒太史公祠

拜谒太史公祠

拜谒太史公祠

拜谒太史公祠

拜谒太史公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