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的早晨》读后

(2020-04-19 15:21:30)
标签:

周而复

徐义德

林婉芝

江菊霞

马丽琳

《上海的早晨》读后

李敏孝

《上海的早晨》是现代作家周而复创作的长篇小说,书名用了象征的手法,写上海新一天的来临,也可以说成上海的春天,或直白的说成上海的新纪元。也预示着破晓时的严寒,早春中的风霜。小说共4部,第1部写民族资产阶级猖狂进攻;第2部写开展“五反”运动;第3部写民主改革;第4部写公私合营,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第一步走上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也就是改变资产阶级私有制,逐步过渡到公有制,消灭私有制。虽叫小说,却很有些报告文学的味道,内容太真实,紧跟形势,与后来的周而不可同日而语,判若两人。

《上海的早晨》是一部全景式书写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长篇小说,为我们揭开了那段尘封的历史。小说以民族资本家徐义德为主人公,真实地反映出1950年代前期各阶级、各阶层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通过描写纱厂工人汤阿英逃离农村进上海当工人和仍在农村的父亲、弟弟一家人的悲欢离合,反映了工人与农民的血肉联系;通过地主朱慕堂与资本家徐义德、朱延年的亲戚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血缘关系。小说从阶级关系、阶级,斗争以及资本主义私有工商业的局限性等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和曲折性,展示了资产阶级的历史命运。

这次运动比起打土豪分田地要人性化得多,比苏俄的做法要理智得多,对以后工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一个有力的基础。

主人公徐义德是一个丰满立体的资本家的典型形象。既有资本家唯利是图的共性,也有他自己的个性。

即狡猾又能审时度势,能伸能屈,全中国解放初期,他就已经准备好了3条应付的防线:上海、香港、纽约。布置周密,进退咸宜。他参加“星二聚餐会”,密谋与纺管局对抗;他派遣走狗陶阿毛打入工会,从事一系列的破坏活动。在“五反”运动中,他坦白自己的罪行,给自己提出几条爱国守法的保证,

即好色又能舍色,他对江菊霞、马丽琳等都垂涎三尺,尽情享用,虽然还不免掺杂着利用、威胁等因素;但对自己的爱妾林婉芝却乐于奉献给对自己有利用价值的冯永祥,不仅对两人的暧昧视而不见,还怂恿领入卧室,让其洗澡。

即爱财又仗义疏财,他在给花纱布公司化纺的棉纱里,掺入1015%的“黄花衣”(一种次棉纱),非法牟取利润,又把钱给淘阿毛让他四处活动,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什么都豁得出去。

但是,在党和政府的教育下,在日益提高觉悟的广大工人面前,徐义德也时时感到一阵阵灵魂的震颤,表现出受到强大压力后的某种觉醒。在公私合营时,他经过反复思考,决定申请公私合营,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作品结尾留下一个明亮的尾巴,徐守仁的转变向好发展,吴兰珍也和他们靠近,一个旧时代结束了,他们该休息了,新的一天来临了,在他的转变中有思想有斗争,有迫不得已,但最终在时代的大潮中都归于一起。

小说中对正面人物的刻画,相对显得薄弱,单一,如小说中的长宁区委统战部部长队长杨健。他带领检查队进驻沪江纱厂。在检查队的领导下,他与徐义德展开斗争,最终揭发徐义德的“五毒”不法行为,最终促进公私合营的社会改造成功。性格特点模糊不鲜明。

小说用了上海方言,有了地域特色。如“白相”“辰光”“做生活”,都丰富了小说的语言,仿佛也置身上海滩十里洋场。

2020419

《上海的早晨》读后

《上海的早晨》读后

《上海的早晨》读后

《上海的早晨》读后

《上海的早晨》读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