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则历史小品文
(2018-03-21 10:37:17)
标签:
褚遂良太祖周衡崔昭蔡邕 |
分类: 他山之石 |
几则历史小品文
褚遂良守起居注
夏,四月,壬子,上谓谏议大夫褚遂良曰;“卿犹知起居注,所书可得观乎?”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对曰:“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洎曰:“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记之。”上曰:“诚然。”
选自《资治通鉴》
太祖弹雀
司马光
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邪?”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悦,赐金帛慰劳之。
选自《涑水纪闻》
周衡死谏
徐祯卿
太祖尝下诏免江南诸郡秋税,复税之。右正言周衡进曰:“陛下有诏已蠲秋税,天下幸甚,今复征之,是示天下以不信也。”上曰:“然。”未几,衡告归省假。衡,无锡人,去金陵甚近,与上刻六日后复朝参,衡七日失期。上怒曰:“朕不信于天下,汝不信于天子矣。”遂命弃市。
选自《翦胜野闻》
崔昭行贿事
李肇
裴佶尝话:少时姑父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言未竟,阍者报寿州崔使君候谒。姑父怒呵阍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出。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命秣马饭仆。姑曰:“前何倨而后何恭也?”及入门,有得色,揖佶曰:“且憩学院中。”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絁匹。
北人啖菱
江盈科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江行日记二则
袁中道
其一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其二
天霁。晨起登舟,入沙市。午间,黑云满江,斜风细雨大作。予推篷四顾:天然一幅烟江幛子!
(选自《珂雪斋近集》)
与丘长孺书
袁宏道
闻长孺病甚,念念。若长孺死,东南风雅尽矣,能无念耶?
弟作令备极丑态,不可名状。大约遇上官则奴,候过客则妓,治钱谷则仓老人,谕百姓则保山婆。一日之间,百暖百寒,乍阴乍阳,人间恶趣,令一身尝尽矣。苦哉!毒哉!
家弟秋间欲过吴。虽过吴,亦只好冷坐衙斋,看诗读书,不得如往时,携侯子登虎丘山故事也。
近日游兴发不?茂苑主人虽无钱可赠客子,然尚有酒可醉,茶可饮,太湖一夕水可游,洞庭一块石可登,不大落寞也。如何?
女训
蔡邕
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致饰焉。面一旦不修,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咸知饰其面[1],不修其心,惑矣!夫面之不饰,愚者谓之丑;心之不修,贤者谓之恶。愚者谓之丑犹可,贤者谓之恶将何容焉?
故览照拭面,则思其心之洁也;傅粉[2],则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则思其心之鲜也;泽发,则思其心之润也;用栉,则思其心之理也;立髻[3],则思其心之正也;摄鬓,则思其心之整也。
———节录自《教女遗规》卷下
【注释】
[1]咸:都。
[2]傅粉:搽粉。
[3]髻(佻):在头顶或脑后盘成各种形状的头发。
【译文】
一个人的心灵就像脸面一样,因此很值得修饰一番。脸面一天不修饰,那么就会被灰尘污垢弄脏;心灵一天不想好事,那么邪恶就会乘虚而入。人人都知道要修饰脸面,却不去修饰心灵,真是令人不解!脸面不修饰,愚昧的人会说丑陋;心灵不修饰,贤明的人会说可恶。愚昧的人说丑陋还没有什么关系,贤明的人说可恶,还将怎么容身呢?所以照镜子擦拭脸面的时候,就要想一想心灵的洁净;涂抹脂粉的时候,就要想一想心灵的和谐;添加脂粉的时候,就要想一想心灵的鲜明;润泽头发的时候,就要想一想心灵的滋润;梳理乱发的时候,就要想一想心灵的清理;端正发髻的时候,就要想一想心术的端正;修整鬓发的时候,就要想一想心灵的修整。
【评析】
蔡邕在篇中指出,因为女子无论富贵贫贱,自小每天都离不开梳洗打扮。《女训》以女子修容来比喻女子修身,利用日常生活中都知晓的事情,来引导启发不太明了的道理,显得亲切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