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甘游记之四——奇幻的真实

标签:
旅游文化休闲 |
四、奇幻的真实
对我来说,这一天是一次缅甸古代文明的洗礼,是一次古建筑艺术的重新认识。天色已近黄昏,乔治亚打马将我们带到一座允许攀登的塔,在地图上,它甚至没有名字。这是一座实心的扣钟式层叠向上收缩的砖塔,外部有台阶通往三层平台。塔上已经聚满了世界各地的游人,还好来得不算太晚,在最高一层我们三人找到合适的位置坐下,静静地等着——
落日!
太阳西斜,阳光与地面的锐角越来越小,光线在大气层中的距离越来越长。人眼可见的七色光波中,波长最短的青、紫色光被大气层中的微粒阻挡散射,天空的蓝就开始变幻,大气滤出波长最长的红、橙色光越过亿万障碍抵达视觉。太阳敛起刺目的光芒,成为一个温暖的红球,天空,大地,远山,眼前的平原,树冠如波浪涌向远方,最夺目的是树冠之上千千万万奇迹般的塔和我们一起沐浴在夕阳下,万事万物被浸泡在橙红明艳透亮的光波里。
——之所以我要以物理学常识来描述这次日落,是因为蒲甘的日落太奇幻了,任何抒情都显得多余,需要用理性来中和一下。眼前的场景就象宫崎峻电影里唯美的空镜头,这是一个真实的奇幻,我不停地按下快门,但所有取景,都不如自然视觉壮阔。放下照相机,真真切切地看到梦老师和小残,以及周围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脸上橙红的光芒和他们眼睛里奇幻的惊喜。
然而蒲甘的日出比日落更加美仑美奂,因为早晨有雾。
这个季节,缅甸中部几乎每一天都是晴天,每一个早晨蒲甘的原野上都有一层薄雾,漂浮在树冠上,古塔则在雾气中隐现。太阳出来,霞光把雾染成玫瑰色的轻纱,披在庄重典雅的塔身。此时,巨大的热气球会升起,高高飘在蒲甘平原的上空,或者低低地掠过塔尖。看日出比看日落要辛苦得多,必须趁着天黑起床,12月份是缅甸的“凉季”,虽然白天也会有二十七八度的高温,但晚上会降到十摄氏度左右。
我们要去瑞山陀塔看日出,我通知梦老师和小残:把羽绒服穿上也不为过。瑞山陀塔每天早晨挤满了人,到得晚了最高一层几无插足之地,但实际上,太阳出来之前,人会走掉了三分之一,原因是他们穿得太少,实在冻得受不了。
缅甸人有一大特色是“人字拖”,男女老少,贫富践贵,人脚一双。后来我们以无厘头精神总结了一下,在缅甸,去任何佛教场所都必需脱鞋,连袜子都不能穿,在蒲甘更是如此,去任何一座佛塔要光脚,进去脱鞋,出来穿鞋,进进出出,人字拖实在是最方便的鞋子。但十摄氏度的气温下光脚在室外踩在冰冷的砖石上,冰冷入骨,我们都扣着脚趾走路。好在身上很暖和,把帽子手套也戴上,抱着自己,看地平线一点一点变红,看树冠间的薄雾绕着古塔飘,看鸟群扬起。太阳出来的那一瞬间,人群微微骚动,快门声连绵不绝。一切都是值得的。挤在我身边的可能是个日本人,总之是亚洲面孔,干净帅气的青年,偶尔转过头来,与我照面时礼貌地笑笑,用英语说:“It's
beautiful”,我彬彬有礼地表示赞同:“Very very
beautiful”——可是我在拼命地忍着笑,因为他穿着单衣,冻得哆哆嗦嗦,鼻子下面悬着一条两厘米长的鼻涕。
http://s16/mw690/001zuMEXgy6Gc2CQGLBaf&690
http://s14/mw690/001zuMEXgy6Gc2CYzxPfd&690
http://s4/mw690/001zuMEXgy6Gc2D6bp943&690
http://s7/mw690/001zuMEXgy6Gc2DdGSi96&690
http://s15/mw690/001zuMEXgy6Gc2E03qCbe&690
http://s6/mw690/001zuMEXgy6Gc2E94Jn05&690
http://s15/mw690/001zuMEXgy6Gc2EqiR08e&690
http://s4/mw690/001zuMEXgy6Gc2ELLs753&690
前一篇:蒲甘游记之三——古塔成群万千计
后一篇:蒲甘游记之五——异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