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之五)——核心-隆务寺

(2013-09-03 21:32:06)
标签:

旅游

文化

休闲

http://s5/mw690/55de71cbgx6CmVQEHMoc4&690
(↑信仰)
  隆务寺是热贡的核心,我在同仁县的七天,但凡有空,清早或者黄昏,都会去隆务寺转转,跟随信徒,慢慢抚过绕寺院一周的上千个转经筒;或者在金碧辉煌的屋宇下看僧人往来,看完德(小僧人)嬉闹;或者在绿度母广场面对佛像静思。
  赞巴拉国际青年旅舍在隆务峡谷的东岸,隆务寺在峡谷的西岸,我的房间窗外就能看到闪耀的寺院金顶。峡谷之上有热贡大桥,但我打算不走大桥。慢慢找路,从屋巷间寻阶下到峡谷底,隆务河挟黄沙奔流湍急,据说因为上游在修扎毛水库,所以河水才这么浑。
  过一条简单的水泥桥,实际上峡谷底下的河岸是一片开阔的河谷,特别是河岸西边,一些古老安静的院落,一些幽深的老巷,在谷底铺陈。这就是隆务老街,是青海省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回溯到700年前,隆务世家名僧三木旦仁钦在隆务河西岸高台上建隆务寺,影响渐大,随着政教合一的制度出现,寺僧日增,属民扩大,对生产、生活日用品的需求日益增大,渐渐吸引一些回、汉商人来隆务经商,居住在隆务寺下面的河谷里。到了19世纪80年代,隆务寺六世夏日仓活佛在寺院下的河谷坡地修了一些铺面,用这种早期的“房地产”招揽回、汉商贩和工匠来开店,形成隆务镇茶马市场的核心区,使这片古老的城区愈加繁华。
  六世夏日仓活佛的开明立场,容许不同民族不同信仰场所的建立,甚至为这些其他宗教场所的建立捐赠财物、加持开光。因此,在这片老城区,会遇到汉传佛教的圆通寺、道教的二郎神庙、伊斯兰教的清真寺、甚至还有一个外国传教士兴建的古老的基督教堂。
  目前隆务老街居民多为穆斯林,但我分不太清回族和撒拉族。主街已被修缮,但由于隆务镇为黄南州州府和同仁县县府所在地,在古城以南的现代化新城规模已形成,繁华区已转向新城,又因为旅游热还未波及此地,老城宁静得有些冷清,店铺开张的较少,一些面容沧桑的老人在街边晒太阳,一群包头纱的女子娉娉婷婷地路过,戴白帽子的孩子在玩水枪。有户人家的门前挂着一张鹰的标本,好奇地上前端详,那家人也好奇地看着我,搭讪问了两句,老人笑眯眯地说了两句,我听不懂,他们家的小朋友翻译说:“辟邪的。”
  沿着老街一排百年以前的木头房子上坡,一一参观清真寺汉化风格的宣礼塔和圆通寺古朴的建筑,圆通寺内古旧的壁画是典型的汉儒隐士风格,泼墨远山,茅屋翠竹,古松虬枝,留白处行草题诗《采药》:“千岩万壑留行迹,入云高峰草凄凄。心影白云常自在,意随流水任东西。”颇有孟浩然山水隐逸诗风——在这个浓郁的藏区。
  沿坡而上,豁然开朗,风光大变——一个开阔的广场,中央巨大的金色绿度母三面佛跏趺莲花宝座,善目低垂,安慰众生。众信徒或顺时针绕行祈祷,或匍身于地顶礼膜拜。广场西面,就是辉煌一片的隆务大寺。
  《安多政教史》记载,早在元大德五年(1301年),这里已建有藏传佛教萨迦派小寺,当地世族名僧三木旦仁钦与其胞弟罗智僧格,维修并扩建了这些小寺,将龙切寺院的大多佛像、佛经和佛塔迁移到隆务大寺现址,兴建了藏传佛教葛丹派寺院,约于公元1342年改宗格鲁派。隆务寺拥有约80多个从属寺院,影响遍及整个安多藏区,隆务祖师三木旦仁钦圆寂后,形成了夏日仓活佛转世系统,至今已传八世。元明清三代,均有帝王封赐隆务寺,三木旦仁钦的胞弟罗智僧格被元帝封为“国师”;现隆务寺牌楼“西域胜境”为明天启帝颁匾;至清代,三世夏日仓活佛则被乾隆册封为“隆务呼图克图弘修妙悟国师”。隆务寺现任寺主为八世夏日仓丹增久美噶丹仁波切,另外还有14位活佛驻寺。
  隆务寺依山傍水,环境宜人,占地面积三十万平方米,内有26座佛殿经堂,设显宗、密宗、时轮三大学院,现有住寺僧人约600名。隆务寺现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古老的建筑是大经堂,今天的规模亦是清初时的模样。但寺院大部分古建损毁于文革时期,现已基本全部重建。实际上隆务寺最重要的是其精神,这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古老宗教的传承之所。
  有趣的是隆务寺虽然是藏传佛教大寺,因为跟汉地关系密切,大多数建筑都带有浓郁的汉地古建筑风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壮丽的屋顶似乎用了真金,金光夺目,阳光之下几乎不可直视。
  隆务寺每年法会活动频繁,庄严隆重,但我在同仁的这几天,正值隆务寺大部分僧众的闭关功课时间,据说因为夏季生命繁盛,选择此时闭关,以免僧众频繁外出走动误伤草木生灵。寺院内相对比较安静,有一部分大殿已闭门谢客。虔诚的信徒却络绎不绝,在佛殿外磕等身长头,站起、匍身,站起、匍身,顶礼膜拜。或者绕着各个大殿顺时针转圈,捻着佛珠,或手挥转轮,口中念动真言,连绵不绝,听起来是一片“嗡慕嗡慕嗡慕嗡慕”的呢喃。
  信仰是藏族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信仰把每一位朝拜者渲染得纯净美好,让人感动,无论老人、青年还是孩子。这也许是摄影爱好者喜欢拍摄朝拜者的缘故吧,有什么比全身心地投入虔诚的表情更美好呢!我曾经尝试和他们一起转经,转着转着,看到一位老奶奶将额头抵住寺院粗砺的红墙,轻声祈祷,良久不动,一束光从檐角切下,照在她的身上。站在角落里看着她我呆住了,突然自惭形秽。
  隆务寺的附属寺院年都乎寺,吾屯上、下寺,郭麻日寺等,在隆务镇周围的村庄里,亦有不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我以为风景最美的寺院是距离隆务镇17公里的旺加寺,旺加寺是一座苯教寺院。寺院建筑亦是华丽壮阔,金壁辉煌,最特别的是它们位于海拔3000米的山坡之上,周围有崖壁如削,寺院层层叠叠与山势相融,气象万千,风光无限。旺加寺是目前青海境内最大的苯教寺院,现有寺僧73人,设藏医诊所一处,常年免费为群众诊治。苯教与藏传佛教有些不同,其中区别和典故,难以尽述,但两个教派并不冲突。
  旺加寺僧人温良可亲,若不是一身僧袍,不少人相貌堂堂,气质宛如学者教授,实际上不少僧人饱读经书,学问很深。有位长发青年僧人热情地带我去看古壁画,与之交谈甚欢,问他们为何有人长发,有人短发。告诉我说长发者修密宗,短发者修显宗。
  我在同仁县七天,以隆务寺为核心,四散开去,游玩、参观。回想起来,大致可以把同仁县的风景风情分成三大部分:第一,主要宗教场所和历史古迹;第二,热贡文化;第三,自然风光。其中,第一部分最庄严,第二部分最神奇,第三部分最壮丽。这三大部分又各自相融,有时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完)
↑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