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文化 |
藏族民谚说:“虎豹的斑纹在外,而人的斑纹在内。”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人文风情和自然风景恰好可以用斑斓来形容,那种由外及内的斑斓,我在同仁县游荡了七天,那一切眼花缭乱、心神荡漾、感慨万千。以至于在不得不启动归程的那一日,还在叹息:对于这片“热贡”的核心地区,实际上我仍然是仅得窥其一斑。
神秘的斑纹
我们的童谣唱道:“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但现在,这个庙里没有和尚,却有一位“拉瓦法师”,率领着一支虎虎生风的队伍。
我要讲的这个“故事”——更确切地说,是个实事——我们在同仁县年都乎村北面山包上这个院内拉着风马旗,院外竖着“拉则”的小庙里,好奇地围观那群青年赤祼着上身,把裤脚卷到大腿,抓起煨桑的香灰,互相扑打涂抹全身,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灰粉在光束中飞舞,空气中弥漫呛鼻的香味和烈酒的味道。
很快,那些精神饱满的青年变得“灰头土脸”,但神气更加昂然,挺胸收腹,大喇喇虚张双臂,靠墙边站定。几位神情庄重的“村民”手执毛笔上前——实际上这几位看似普通村民的人却是当地著名的唐卡画师,年都乎村乃是热贡文化中的一个唐卡艺术之乡——这些画师用毛笔醮饱墨汁,在“灰头土脸”的青年们脸上信手勾、抹、涂、画,一张狰狞表意的象形虎脸生动古朴,有如上古青铜文物器皿上的兽面图案,叠加在灰扑扑的人脸之上。
随即画师在青年的身体、手臂、腿脚上飞快地画出水波样的虎斑纹和铜钱样的豹斑纹。蓦然想起闻一多为徐志摩的《猛虎集》设计的封面装帧,墨汁淋漓,似乎信手几笔,窥斑却如见虎行,隐隐生风。但这里是青海甘肃边界安多藏区热贡地区的一种古老神秘而独特的乡村文化,这种虎豹形化妆是他们的乡祭活动“於菟(wū
tù)舞”的准备。
我对“於菟”并不陌生,中学时我们博学的语文老师在讲《诗经?兔爰》时跟我们说过一些教学大纲之外的典故,他以自己对训诂学的思考认为“有兔爰爰,雉离于罗”这一古诗句中,在现代汉语的解释里将“兔”翻译为“兔子”有待商榷,他说如同“爰”是“缓”的通假字,“兔”应该是“菟”的通假,而菟则是指“於菟”——和“大虫”一样,“於菟”是古人对老虎的别称。他的理由是:“爰爰”为缓缓优闲貌,但兔子的行动蹦蹦跳跳,难以与之相符,而饱食之后兽王老虎巡察山林,或可谓之“爰爰”。我因好奇而记住了古汉语中对老虎的这个冷僻称呼,却没想在这里遇到了这样一群“於菟”。
(↑口衔生肉,准备起舞)
头戴五佛冠的“拉瓦法师”敲响了扇面鼓,一面铜锣在其身后紧随。年都乎村的几位“於菟”痛饮烈酒,双手各持套着馍馍的竹竿,口中叼着一块生羊肉,虎面人脸叠加的表情努力做出狰狞的样子,从小庙院内依次跳到院外的一个小型广场上,随着鼓和锣的节奏,弓腿迈步,抬腿时微微停在空中,支撑腿随之微微一顿,晃动着身体模仿虎步威仪列队前行,绕着广场作循环舞。舞蹈古朴粗犷,围观的村民和游客混杂其间,激动不已,沿着缓缓前行的於菟舞队伍前后奔跑,相机快门声如同一场遭遇战上的机关枪。由于生羊肉是从冰柜里取出的,“於菟”们不时将肉取下,活动一下被冰肉刺激得发木的口腔。落在嘴里的肉渣,则嚼巴嚼巴咽下去,游客瞪大眼睛捂着嘴:“真的吃生肉呀?!”
有一些背景不得不说明一下:同仁县的居民以藏民族为主,还有土族、回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以及部分古时迁居而来的汉族人,除了部分伊斯兰教民族,绝大多数居民笃信藏传佛教。同仁县城西南的隆务寺是甘青一带安多藏区最为庄严宏大壮丽的三大藏传佛教寺院之一,周边乡镇聚落,村村都有佛教寺院,大多是隆务大寺的附属寺。但不少村庄里还会有个二郎庙,庙中供奉的二郎神与汉地道教中的三眼天神即有相同又不太一样,他在这里更多时候是山神,或者说是自然力量的图腾,但这种源自道教的乡土信仰同时受到隆务寺活佛仁波切的认可和加持,与藏传佛教里的众佛神共同受到乡民的崇拜。距离同仁县城隆务镇不到一公里的年都乎村,村庄的名字是藏语音译,但村里居民大多是土族,土族人是蒙古人的后代,他们全部信仰藏传佛教,但同时又有自己的原始自然崇拜,於菟舞是他们传承了不知多少代的乡祭活动,与汉地古时的傩舞极为相似,由于没有历史文献记载,人类学学者无法考证这个活动的源头。至今有楚地傩舞传入、古羌人自然崇拜、古代草原部落习俗三种说法,我则相信是各种民族乡俗文化在千百年的相互融合中产生的。
实际上我经历的这些虎纹豹斑的场景只是於菟舞的“一斑”,整个傩舞仪式更加复杂隆重,整个村庄都参加活动,主祭时间在每年的农历十一月二十日;而於菟舞也只是热贡文化的“一斑”,整个热贡文化琳琅满目,无法一一胜数;热贡文化,则又是同仁县色彩斑斓的民族风情和自然风景相融相洽的一部分。
“你想像不到的,这里很神奇的!”赞巴拉用藏式普通话这样告诉我。
http://s9/mw690/55de71cbgx6C0L8xIhO98&690
↑小庙里的彩绘似乎在描述汉藏之间的关系
http://s5/mw690/55de71cbgx6C0L8LKi844&690
↑扑抹桑灰
http://s13/mw690/55de71cbgx6C0L8Zg9m3c&690
↑绘脸
http://s5/mw690/55de71cbgx6C0L9jskQ94&690
↑小庙里的彩绘似乎在描述汉藏之间的关系
http://s5/mw690/55de71cbgx6C0L8LKi844&690
↑扑抹桑灰
http://s13/mw690/55de71cbgx6C0L8Zg9m3c&690
↑绘脸
http://s5/mw690/55de71cbgx6C0L9jskQ94&690
↑顽皮的豹
↑拉瓦和他的助手
http://s10/mw690/55de71cbgx6C0La1hep79&690
↑灌一口烈酒
http://s1/mw690/55de71cbgx6C0Lanfi0a0&690
↑起舞
http://s6/mw690/55de71cbgx6C0LaVXE195&690
↑於菟舞
http://s14/mw690/55de71cbgx6C0LbvX653d&690
↑拉瓦和於菟们
↑灌一口烈酒
http://s1/mw690/55de71cbgx6C0Lanfi0a0&690
↑起舞
http://s6/mw690/55de71cbgx6C0LaVXE195&690
↑於菟舞
http://s14/mw690/55de71cbgx6C0LbvX653d&690
↑拉瓦和於菟们
http://s3/mw690/55de71cbgx6C0LcWAwy82&690
↑山坡上的风马是藏传佛教的图腾
http://s2/mw690/55de71cbgx6C0Ld9yAF11&690
↑小庙后面的“拉则”是对山神的顶礼
↑山坡上的风马是藏传佛教的图腾
http://s2/mw690/55de71cbgx6C0Ld9yAF11&690
↑小庙后面的“拉则”是对山神的顶礼
↑年都乎村里的寺院是隆务寺的属寺,有上百年历史的壁画
http://s7/mw690/55de71cbgx6C0MXXF5kc6&690
↑年都乎寺的清代壁画
http://s6/mw690/55de71cbgx6C0MYwRDf15&690
↑以一枚硬币做参照,见其工笔之细,绿豆大小的人物面部须眉清晰,勾画了了
http://s12/mw690/55de71cbgx6C0MZ7csXcb&690
↑堆绣
http://s5/mw690/55de71cbgx6C0MZx8Tq54&690
↑年都乎寺
↑年都乎寺的清代壁画
http://s6/mw690/55de71cbgx6C0MYwRDf15&690
↑以一枚硬币做参照,见其工笔之细,绿豆大小的人物面部须眉清晰,勾画了了
http://s12/mw690/55de71cbgx6C0MZ7csXcb&690
↑堆绣
http://s5/mw690/55de71cbgx6C0MZx8Tq54&690
↑年都乎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