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西行漫记(31)冷湖石油基地遗址

标签:
冷湖石油基地遗址茫崖市冷湖镇冷湖行政委员会冷湖市冷湖 |
分类: 行走八方 |

冷湖石油基地遗址简介(言为心声,显然是对冷湖有感情的人写的)
冷湖,早期中国石油西部重镇,新中国石油摇篮之一,她因湖水的冷冽而得名,因地火的灼热而著世。
冷湖,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边缘,南望昆仑,北依祁连,千里洪荒,人迹罕至。1954年,新中国的地质勘探队伍踏入这片貌似月球的神秘土地,启程石油之旅,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有志青年,怀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理想,在这蛮荒之地书写冷湖石油的激情岁月。
1958年9月,冷湖五号构造地中四井日喷原油800吨,宣告冷湖油田诞生。1959年,冷湖油田年产原油30万吨,跻身全国四大油田之列。当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冷湖市。20世纪60年代,随着国家石油发展战略东移和油田原油产量逐年递减,冷湖油田步履维艰,陷入开发低谷。1977年,西部尕斯库勒油田华丽诞生和80年代敦煌石油基地建成,数万名石油职工、家属西进东迁。自此,冷湖油田逐渐从沸腾走向沉寂。但是,历史不会忘记,青海石油工业在冷湖浇铸奠基,柴达木石油精神在冷湖淬火成型,青海石油梦在冷湖启航前行。冷湖油田,促进了甘青藏地区的经济开发,支援了西北边疆的国防建设,书写了中国石油工业光辉的篇章,功垂千秋,彪炳史册!
冷湖基地遗址犹如一座丰碑,树立了“顾全大局,艰苦奋斗、为油而战”的柴达木石油形象。承载着共和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光辉篇章。这里,是青海石油人曾经休养生息的家园,是几代高原石油儿女的精神皈依。冷湖,因石油的热烈而温暖,因记忆的深厚而永生。冷湖,不冷!


冷湖,因有一个水冰凉的湖而得名,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北部、甘青新三省区交界处。1959年曾设为冷湖市,上世纪60年代初至今建制为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下辖的小镇,到70年代初,在四号养路段门前的路边,还立着一个写有“冷湖市”三字的木牌。有一种老版的中国分省地图册上还标注过“冷湖市”。1960-1991年是青海石油管理局的机关所在地,距省会西宁900多公里,距最近的铁路站柳园340多公里,距州府德令哈400多公里。
冷湖,有过辉煌,曾是全国四大油田之一;有过低谷,曾是全国产量最低的油田;现在已走向衰落。但它还会再兴旺起来。青海省即将开始修建通往冷湖雅丹地貌区的道路。
“雅丹”是维吾尔语,是“风化土堆群”的意思。那里的雅丹林总面积约2.15万平方公里,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最大的风蚀土林群。冷湖的“风斧”经过数千万年的雕山刻崖,造就了波澜壮阔、形态万千的奇特景观,其景色不亚于云南的路南石林。冷湖的海市蜃楼景色,冷湖的石油基地废墟,都是值得观看的风景.....
··············································································
今天是中秋佳节,晚上万里无云,皓月当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