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启示录:“寿比南山不老松”的梦想(二)
(2009-09-23 14:06:54)
标签:
h1n1流感瘟疫不老松长寿建筑节能健康海南岛南山希波克拉底 |
分类: 节能减排 |
甲型H1N1流感启示录:“寿比南山不老松”的梦想
――推行建筑节能,勿忘健康与环保先行(二)
其实作为一种传染病,流感至少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但从来没有像近、现代社会这样危害深重:
1918~1919年流感大流行(西班牙流感H1N1型),始于美国东部。全球约2000~4000万因流感死亡。
1957~1958年流感大流行(亚洲流感H2N2型),始于我国贵州西部。全球约200万人因流感死亡。
1968~1969年流感大流行(香港流感H3N2型),始于我国广东和香港地区,是20世纪危害最小的一次流感大流行。全球约100万人因流感死亡。
1997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贾雷德·戴蒙德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该成果指出,人类很多疾病来自动物。譬如麻疹病毒、肺结核和天花病毒等就来自牛,而流行性感冒来自猪狗及禽鸟类动物等。而最新的研究结果也表明:1918年的流感病毒株基因的前部和后部是人类流感病毒的编码,而在基因的中段则是猪流感病毒的编码,是一种流感病毒的变异,而人们对这种变异的病毒没有免疫力,因此呈现出一个相当奇怪的特征:以往的流感总是容易杀死年老体衰的人和儿童,这次的死亡曲线却呈现出一种“W”型——20岁到40岁的青壮年人也成为了死神追逐的对象,见图1 。因此,流行性感冒是比你想象的更严重的疾病。即便流感只有1%的死亡率,如果有20亿人感染,那么后果就是一场可怕的灾难。流感的另一个危险之处是它的不稳定性:今年患上了流感,得到了一定的免疫力。但是可能仍然逃不过明年的那场流感。相比之下,风疹或者天花之类的传染病只要患过一次就能获得终身的免疫力。因此,像流感这样的呼吸道传染病,即便是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总是无法让人高枕无忧!
图1
学会“医未病之病”
那么,我们应如何从“不安全”中去创造相对的“安全”,甚至普遍收获“南山不老松”的长寿梦想呢?答案是有的:需要我们去总结历史,分析当代,领悟先哲们用血与泪写成的经典,努力用科学的观点武装自己,用科学的方法为自己营造“安全”的氛围。这样,梦想就能成真!
《黄帝内经》里说:贼风避之有时。目的是要“真气内生,强壮体质”。
《伤寒论》把人体的防卫层次划分为六大系统,在不同的阶段,用不同的方子,不仅恰当,而且很精辟。现代许多医生仍然使用他的方子,效果之好还是超越想象。
《希波克拉底格言》曾说过:用药治疗不了的疾病,手术刀可以做到;手术刀治疗不了的,火可以治疗;而火治疗不了的,那就一定没治了。回顾上文,我们不难发现,希波克拉底用“火”拯救了古希腊,使雅典人得以延续;希利亚克用“火”使教皇克雷芒六世躲避了“欧洲黑死病”。
他们的核心在于:
1、从自身预防:增强免疫力;做到恬淡虚无,体质强壮;
2、从外部预防:使自己远离病毒和“邪气”的侵害;做到环境洁净,有效隔离,采取有效措施让病毒没有机会接近等。
其实,这也是我国中医的精髓所在,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在他的《千金要方·论诊候第四》中记载:“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意思是说:从事医生职业的人,最好的医生善于在人们身体健康之时去担心疾病的可能发生,通过养生来保持身体健康。中等水平的医生善于抓住将要生病而还没有发生疾病之时去注重及早调理,以避免疾病的发生。一般水平的医生往往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
因此,我们要时时刻刻以“上医”的要求,筛查自己,筛查环境。要广学博闻,使自己知道如何“医未病之病”。我想和大家交流如何从外部预防,使自己始终拥有一个安全的、健康的、环保的环境。
很多环境的好坏我们是一下就能体验出来的,例如空间大小、采光充足、温度高低、噪音强弱、空气异味等,但有些我们却无法体验出来,只能借助仪器测试:如水、空气、食品等。尤其是空气,是否安全?我们一概看不着、闻不着、摸不着!
空气对我们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俗话说:人争一口气!就是这一口气,,关乎我们的健康,关乎我们的生命。现代建筑的密闭性越来越好,如果空气里携带致命的传染病菌,随着气流像柳絮一样飘来飘去,一旦飘到人的附近而被吸入,那么就有可能上演失去生命的悲剧;如果空气里含有甲醛、甲苯等有害气体,浓度高的则快速致病,浓度低的则日积月累逐渐发生病变,最终一样可能上演失去生命的悲剧;相反,如果空气质量始终堪与原始森林深处的空气相比,那么就会使人延年益寿,长命百岁!因此,空气对于人类,不仅意味着生命的得失,而且更多地意味着生活的品质和健康长寿的梦想!
长寿不是梦想
我们不妨考证一下:“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的出处。这副贺寿对联的出处说法有很多种,我比较倾向于“海南三亚版”。在海南省的三亚市,市中心鹿回头角的东边有大东海,市西南 40公里处的涯城镇有南山(古称“鳌山”),这里流传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民间传说:
公元七百四十八年,鉴真师徒等三十五人从扬州启航,第五次渡海时遇飓风而漂流到振州(今三亚市)时,被南山人发现并救了起来。几乎一点力气都没有的他们一着南山的地,就立即睁开了眼,精神也来了。他们在三亚居住了一年多,修造大云寺,传播佛教文化,因此人们都把南山叫做仙山,来此玩和居住的人也越来越多。传说到过南山的人有病去病,无病健身,个个长寿,所以人们用“寿比南山”来祝福他人长寿。另外,在南山一带还生长着3万株学名叫龙血树的不老松,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树种,其中树龄逾千年的有两千多株,最老的一棵树龄已经达到了6400年。因其存活期限极长,常年郁郁葱葱,被民间喻为“南山不老松”,见图2。
更巧的是:我国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三亚南山地区正是我国少有的高龄长寿区:南山村是位于南山脚下的一个行政村,有4500多人口,现有100岁以上的寿星10多人,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40多人, 80岁以上的老人有200多人。因此,在南山村,当您遇到95岁左右的老人下地犁地或上山放羊,依然步伐矫健,您不必惊讶!这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妙:好一个“寿比南山不老松”!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南山村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海南岛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南山基本上位于其中轴线的最南端,并沿海岸线略呈半岛形凸进海中。其背面是高500多米南山主峰,山上终年云雾缭绕,左右都有山丘环抱,面向南海万顷碧波。海南岛的最高峰五指山,与南山同处中轴线上,位于其东北向约80公里左右,海拔高度1867米,比泰山还高343米。五指山主体面积211平方公里,是海南岛之“肺”,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一起成为全球保存最完好的三块热带雨林,被国际旅游组织列为A级旅游景区。南山的风向除6、7月份刮东北风,其余基本上是东南季风或西南季风。因此一年到头,均是纯净、清新、无尘、无污染的空气,加上几万棵的“不老松”,使这一地区的负氧离子浓度高居全国乃至全球的榜首,而三亚的气候又决定了其一年四季温湿度相对恒定,使得这一地区的人居环境达到了“相对恒温恒湿恒氧”的宜人环境,加之到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全村80%以上的人住的还是四壁漏风的茅草屋,过的是刀耕火种、靠天吃饭、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那么“长寿”就成为必然!因此,“寿比南山不老松”不是神话,如果是,也是理想的人居环境造就的神话!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