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环保可吸入颗粒灰霾空气污染室外空气质量节能减排健康 |
分类: 节能减排 |
室外空气质量让我们无处可逃(一)
——如果我们再不做点什么,我们将无法呼吸!!!
刚刚在香港呆了十多天后回到北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室外的空气。由于我出差不喜欢背负行李,所以能简则简。在香港,衣服一直没换,皮鞋一直没擦,但一直干净无灰尘。而回到北京,一夜之间,书房的书桌上已是一层薄薄的尘土。
不知从几何时,在每天的天气预报中,增加了室外空气污染指数预报,尤其是可吸入颗粒物。这些预报让我们对每天吸到体内的维持生命的气体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若放眼一整年,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能让我们在户外安全地健康地正常地活动的日子越来越少。
2008年4月3日新浪网一篇题为《我国城市灰霾每年夺命30万,交通尾气污染占首位》的文章:
“如果许多城市的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排放量仍然以目前的速度增长,那么到2010年,这些城市的空气将很难保证人类的正常呼吸”;
“目前实行的空气监测标准还是1996年制定的,严重落后于形势。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没有列入监测指标,而这恰恰是毒性最强的颗粒物”;
“国际通行的衡量空气污染的标准,是测量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悬浮微细粒子。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20微克。中国只有1%的城市居民生活在40微克以下,有58%的城市居民生活在100微克以上的空气中”;
“2004年,中国城市由于空气污染共造成近35.8万人死亡,约64万呼吸和循环系统病人住院,约25.6万新发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27.4亿元”。
看着这一串触目惊心的数据,您是否感觉到呼吸变得沉重起来?!
事实上,身居大城市的我们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我们的天空在一年的绝大部分时间内总是“灰蒙蒙”的,但如果我们到偏远的农村,只能体会到除了“雾蒙蒙”之外,便是明朗的天空。而就因为这一字之差,让我们的生活质量“差之千里”!!!因为灰蒙蒙的天气总是带给人憋气、咳嗽、头晕、乏力、恶心和坏脾气。
这种“灰蒙蒙的天气”叫做“灰霾天气”:2006年深圳灰霾天气达164天,2007年达231天;其他城市如成都、广州、南京、杭州、佛山、太原、沈阳、邢台等等太多的大中城市这两年的灰霾天气均超过200天,有的甚至接近300天!
我们都知道雾主要是由水滴组成的,而霾主要是由干粒子组成的,他们均悬浮于空气中。雾是一种自然现象,几乎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而霾却不同,它是工业现代化的产物,是一种致命的空气污染现象,主要由可吸入颗粒物组成,不是普通的扬尘。
在灰霾的环境里,人就象一部移动的高效的“吸尘器”,微细粒子“穿透”人的呼吸系统,首先是鼻咽部,接着是气管,一些毒性物质能渗入肺泡里溶解,一些不能吸收的毒性物质则粘在肺细胞的表面,而那些被溶解的毒性物质又将随着人的血液对人的器官包括心脏造成损害。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大气环境中,人的机体抵抗力将大为减弱并会引起系列的癌变。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许许多多从不吸烟的人却得了肺癌等疾病。
我们生活在大的都市,就像青蛙畅游在架着柴薪的大锅内,火苗在徐徐的烧着,水温在慢慢的升着,不知不觉,一段时间后,青蛙莫名其妙的死去。一般十年左右,体弱的、年老的、儿童这些人群,就会有所反映,敏感的则就会反应,住进医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一下相关的医学研究,对于空气污染, 特别是颗粒物PM10和PM2.5污染与儿童呼吸系统病症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 国内外已有不少报导。空气污染对成年人呼吸健康同样有不利影响也有很多研究文献,在此不一一赘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