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与室内空气品质
我们知道,建筑节能是势在必行的,没有什么可以商量的,但正因为如此,就更需要我们多了解随着建筑节能水准的提高,会给建筑物居住者的生活带来什么危害,以便我们采取有效合理的解决方案。
到了冬天,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针眼大的洞,斗大的风”。它从另一个方面传递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建筑节能首先要解决好室内和室外的空气对流问题(其本质上是解决好热传导问题),用专业的话来讲,就是要解决“维护结构”的问题。
维护结构一般指墙体、门、窗、顶、地板。总的目标是尽可能降低维护结构的导热能力(如果门窗密封不严漏风,那是绝对不允许的)。因此建筑节能指标越高,对其维护结构的要求也就越高,就像人穿的棉衣越厚、越多就越保暖一样。但人在屋里也被捂得密不透风,就像脑袋上被套了一个大塑料袋,里面的氧气浓度在减少,而二氧化碳、甲醛等室内污染物却在增加(如果赶上个豪华装修,可就更惨了,这在以后的博文中会有更详细的阐述)。其实,上世纪七十年代,全球能源危机时,欧洲人已经经历了我们正在或将要经历的室内环境,最终导致了一个新的医学名词:病态建筑综合症(SBS)。主要是受到气味刺激、封闭循环、电磁辐射、放射性辐射、噪声、自然采光不足、水污染等而导致眼睛发红、流鼻涕、嗓子疼、头晕、恶心、皮肤瘙痒、困倦、失眠、记忆力减退、畸变、突变和癌变等。
据不完全统计,已知的室内污染物有3000多种,有些污染物的浓度大大超过室外。全球近一半的人受到室内空气污染,已经引起36%的呼吸道疾病,22%的慢性肺病,15%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癌。目前,中国每年与室内空气污染相关的死亡数大约为11.1万人,就诊数达430万人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107亿美元。现代城市中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要比室外高出数倍,大多数人一生中有9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而儿童、老人和病人可能每天只能待在一个地方,大多数是待在家中,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儿童更容易受到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
为此,我觉得节能建筑应该是资源高效的、环境健康的,能够给居住者提供健康的建筑。那些追求舒适的人们非常讲究家居的设计,因为他们觉得必须使自己的家舒适温馨。而作为一个家,首先必须保证室内只有有限的污染源,一旦产生污染必须能够立即被稀释或被排出去。由于人们呆在室内的时间很长,因而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非常重要。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通常取决于污染气体或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许多建筑材料和建筑设计导致室内空气质量出现问题。有时室外的因素也会引起室内的污染,如随鞋带入,或毗邻房屋的排风口等。
如何解决这一系列的室内环境问题非常重要,我将会在以后的博文中详细阐述。
室外的空气可靠吗?别着急,以后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