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老人的健康标准不是没病(摘录)

(2020-12-17 10:11:11)
标签:

健康/保健

健康

分类: 健康与保健

                  老人的健康标准不是没病(摘录)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  姜姗

        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提出,衡量老年人健康的标准不是疾病,而是功能。

      除了预防和治疗相关的疾病及问题,更重要的,是最大程度地维持和恢复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所以,老年人应该把对功能的维护作为追求健康的标准,而不是一味追求没病,那不现实。 要延缓功能下降的速度,也就是说,越晚进入“失能”阶段越好。

      如何进行成功老龄化的自我评估呢? 看看自己的日常生活能力是否正常,有六项内容参考:洗澡、穿衣、梳洗、如厕、吃饭、行走。如果都能轻松完成,说明基本生活能力是正常的;如有1~2项不能完成,即为轻度失能; 3~4项不能完成,即为中度失能; 5~6项不能完成,则为重度失能。

      工具生活能力可以评估老人是否能独立生活,包括八项内容: 是否能接打电话,去超市买东西,做简单的饭菜,洗衣服,做简单的家务,乘坐公交,自己买药、服药,管理自己的财产,如果这八项都能完成,说明你的身体状况非常棒。

       老年人出现慢病是正常的,学会与慢病共存,控制慢病,而不是寄希望于慢病能逆转、治愈、消失。 成功老龄化就是内在身心功能正常。

       身心功能就是老人的内在能力,如何维护呢?主要通过以下五项: 合理膳食、规律运动、慢病管理、心理健康、避免失智。

       如果我们把对疾病的关注多分一点给膳食、运动、心理、社交等,也许我们会老得更慢一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